
科學期刊《自然》網站報道,由於中國不願配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擱置COVID-19疫情起源的調查工作。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15日澄清說,世衛會持續調查直到水落石出。

解開COVID-19病毒從何而來以及病毒如何開始在人群之間相互傳播的謎團,被認為對於防範未來可能的疫情至關重要。
不過,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周二(14日)發表報告,指世衛已悄然放棄追查新冠疫情源頭。報告引述世衛流行病學家范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指世衛改變調查計劃,稱全球政治環境阻礙追查疫情源頭。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譚德塞周三(15日)反駁,世衛將持續追查疫情起源,強調釐清疫情如何開始十分重要,直至找到答案。他透露世衛近日曾去信中國政府高層,希望獲得協助及具透明度資訊。
譚德塞強調不放棄調查有兩大原因,一是科學層面,希望了解新冠起源從而避免下次另一次大流行。其二是道德理由,他指疫情造成數百萬人喪命,全球因此受苦及受病毒威脅,在道德上有責任繼續調查。
范克爾克霍夫亦憤批報告,指內容有錯誤解讀自己的言論,強調世衛並無亦不會放棄追查,表明會繼續公開及透明地調查。
引發激烈爭辯的兩大COVID-19起源理論中,有一派認為病毒是經由蝙蝠自然傳播到作為中間宿主的動物身上,然後再傳染給人類,另一派則認為病毒是因實驗室意外而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