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完又中,新冠重複感染轉趨普遍,專家恐引發更嚴重問題

0
中完又中,新冠重複感染轉趨普遍,專家恐引發更嚴重問題
■CDC 指出,重複感染與初始感染相同的病毒株,或再次感染不同的病毒株都是可能的,在初始感染後90 天內可發生早期再度感染。

隨着新冠疫情持續以及病毒不斷變異,民眾重複確診可能性也愈來愈大,有些人甚至會感染3次以上。專家相信,該現象將會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在新冠疫情中,除了染疫令人擔憂之外,隨着病毒的持續變異與傳播,越來越多人在確診治療康復後,又在短時間內復發,以及在染疫後數周到數個月後,發生二次感染、重複感染的情況,或是在數個月甚至數年間出現揮之不去的後遺症或是長新冠狀況。

美聯社報道,全美部分州份雖有收集重複感染的信息,但至今沒發現確診3次以上的病例。以紐約為例,當地580萬宗個案中,大約28萬宗屬於再次感染,但由於不少人沒上報家居測試結果,專家估計再次感染的實際人數可能更多。

31歲的音樂家曼西妮(Erica Mancini)表示,其實自己在前年3月、去年12月、今年5月已3度中招,雖然每次病情越來越輕,但令她感覺非常沮喪,也懷疑自己施打的疫苗和加強針是否有用,難以想像未來也許「每月或每隔2個月就生病1次」。

從公眾紀錄可見,衛生部長貝塞拉(Xavier Becerra)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雖然都已注射加強針,但也2次感染,代表密西西比州的聯邦參議員維柯(Roger Wicker)接種後也已3次確診。

研究機構「斯克里普斯研究轉化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的主管托波爾(Eric Topol)表示,未來2次、3次甚至4次感染的例子會愈來愈普遍,政府民間不加強防範的話,將會出現更多同類個案。

其他專家也認為,病毒進化後傳染力已經提升,民眾無論接種還是痊癒後產生的免疫力,都會隨着時間而逐漸減弱。英國的研究顯示,與Delta變種相比,Omicron變種的再感染風險高約7倍。

科學家相信,目前在全美造成大部分病例的Omicron變種,躲避疫苗或免疫力防護的能力較高,因此衛生官員正考慮是否要求藥廠調整疫苗或加強針的配方,適應最新的疫情變化。

醫療界仍在追查部分民眾重複感染的原因,但退伍軍人事務部曾有研究發現,民眾一旦重複感染的話,患肺病、心臟病、糖尿病等風險都會增加。

■研究機構主管托波爾表示,未來2次、3次甚至4次感染的例子會愈來愈普遍,政府民間不加強防範的話,將會出現更多同類個案。
■重複感染期間的症狀可能不如最初感染期間嚴重,但有些人在重複感染期間可能會經歷更嚴重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