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腦受傷均可致病,「龍母」曾同病相憐

0
中風腦受傷均可致病,「龍母」曾同病相憐
■布斯韋利士(小圖)驚傳罹患的失語症,為早發型失智症的一種。

電影《虎膽龍威》(Die Hard)系列男星布斯韋利士(Bruce Willis)患上失語症(aphasia),影響說話和書寫能力,令他被迫息影。事件引起國際社會對這個疾病的關注,而像布斯韋利士的個案大有人在,荷李活亦有多名影星同病相憐。但到底這個病如何引起?又有沒有治療方式?

布斯韋利士被診斷患上「失語症」後,令大眾更加關注這種疾病。失語症協會估計,全美多達200萬人受這種疾病影響,每年新增病人接近18萬。失語症是腦部功能障礙引發的問題,可能導致語言、閱讀、書寫能力受影響。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認知科學家拉普(Brenda Rapp)表示,對於演員來說,失語症的影響難以克服,可以想像演員無法說話,無法將詞彙整理稱完整句子,甚至開口後卻無法發聲的窘境。失語症有不同原因,例如中風、腫瘤、腦部受傷或腦部主管語言的區域受損等,均可能導致這個現象。

此外,腦部受到感染,或者病人出現阿爾茲海默症也可能引發失語症。目前比較常見的原因,是流向大腦部分區域的血液中斷,腦細胞因缺乏氧氣及營養死亡,導致病人語言功能受損。梅約診所(Mayo Clinic)表示,失語症患者可能只會說短句,無法完整地表達意思,有時候無法準確發音,被迫使用其他詞語或聲音代替,有時候則會說話令人難以辨識,也會無法聽懂別人的說話,書寫時也可能字句不通順。

美國言語語言聽力協會(ASHA)解釋,失語症的症狀因人而異,視乎腦部受損程度,若病人左腦受損可能影響語言能力,右腦受損則可能影響專注力或記憶力。

根據國家耳聾和其他交流障礙研究所(NIDCD)的定義,失語症分成兩大類,其中一類是患者雖會說話,但句子累贅也沒有意義,只是混雜多餘的字詞;另一類患者則無法說話,就算短句也難以表達,而且無法理解別人的語句。目前未知剛度過67歲生日的布斯韋利士患上哪種失語症,但這個疾病通常在中年人和長者出現,年輕人亦有可能患上。

在這批患者之中,有多人都是美國或國際耳熟能詳的名字,例如《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女星Emilia Clarke曾在2019年表示,她在2011年拍完首季《權力遊戲》後,就因為腦腫瘤而導致患上失語症,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記不起。她一度憂慮自己的演藝生涯從此結束而心灰意冷,但經過治療後,徵狀消失,她亦可以再次說話和在銀幕前復出。

曾在電影《Alpha Dog》與布斯韋利士合作的金球影后莎朗史東(Sharon Stone)於2001年中風入院,所引起的失語症導致她說話和行動困難,就算出院後兩年都有難以閱讀的情況,需要重新學習行走和溝通。失語症並不影響智力,有些人可能在數月內情況顯著改善,有些人則需要以其他方式與人溝通。

目前研究人員正尋找新型的言語治療方式,以及研究以電磁脈衝刺激腦細胞改善情況等,假如證實有效,肯定是包括布斯韋利士在內的失語症人士的福音。

Emilia Clarke憑《權力遊戲》「龍母」一角人氣急升,但原來她在拍攝完第一季後曾經患上失語症,令她差點告別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