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網球太久沒有上演一場如此令人期待的大戰,周六(11日)美國網球公開賽決賽,18歲的拉度簡奴(Emma Raducanu)對決19歲的費南迪絲(Leylah Annie Fernandez),大滿貫對上一次由兩個20歲以下年輕人對陣的決賽已經是22年前的事。

二人家庭背景相似,都是父母都是海外移民,前者代表英國,後者為加拿大出戰,今屆賽事之前,沒有人看好她們能在美網戰至最後,結果今次先由華裔混血少女拉度簡奴圓夢。
年僅18歲的英國華裔小將拉度簡奴,為歷來首位以外圍賽球員身份贏得大滿貫的球手,世界排名將由150位急升至23位。她更是自俄羅斯名將舒拉寶娃(Maria Sharapova)2004年以17歲之齡於溫布頓賽封后以來,最年輕的女大滿貫冠軍。
拉度簡奴連贏兩盤6比4及6比3,擊敗19歲的加拿大選手費南迪絲,成為大滿貫網球賽首位以外圍賽身份奪標的球手。
拉度簡奴連勝3場外圍賽後打入美網正賽,直至決賽合共打了10場比賽,未失一盤,追平「細威」莎蓮娜威廉絲(Serena Williams)2014年於美網捧盃未失一盤的紀錄。
由於新冠疫情及完成英國A-Level考試等因素,拉度簡奴3個月前才全面展開職業生涯,賽前世界排名150位的她,從未試過直接晉身大滿貫正賽,未試過在巡迴賽打足3盤,甚至未曾在女子職業網球(WTA)賽事贏出任何比賽。直到今年6月的溫布頓,她以主場球手身份一口氣殺入16強,表現一鳴驚人,當時遺憾因身體不適退賽,時隔2個月,她沒有再錯過機會。
她是繼1977年英國球手韋德(Virginia Wade)於溫布頓封后以來,首位贏得大滿貫的英國女球手。拉度簡奴於賽後表示,她一直專注於參加比賽,能贏得大滿貫更是她的夢想。
加拿大小將費南迪絲實力也不容小覷,曾擊敗賽事2號種子莎巴蘭卡(Aryna Sabalenka)和爭取衛冕的3號種子大坂直美。
拉度簡奴與費南迪絲除了同為00後小將外,也同為移民後代。拉度簡奴的父親為羅馬尼亞人,母親來自中國遼寧省。她在加拿大出生,兩歲時跟隨父母移居英國。父母皆從事金融業,5歲開始打網球,她之前多次在訪問中提及,雙親和華裔背景對她的影響。
「我媽媽帶給我很多優點,例如是自律和尊重別人。擁有我那樣的父母,她們時刻推動我向前,要求又很高,我一直嘗試做到他們的要求。」
拉度簡奴在溫網賽後說過,「我媽媽那邊的親人,當我去中國探親時,他們的心理復元能力十分強大,彷彿沒有任何事情能擊倒他們。我媽媽是我的最重要啟發來源,她十分勤奮工作。」
無論是中國還是羅馬尼亞,兩國人民的共通點就是勤力,她的兩大網球偶像正是羅馬尼亞球后夏納(Simona Halep)和兩度稱霸大滿貫的中國球手李娜。「碰巧兩個我最喜愛的球手和學習對象,都是來自跟我有關聯的國家。她們都是鬥志頑強,同樣也是來自非常勤奮的國家。」
而費南迪絲於加拿大出生,由前職業足球員爸爸Jorge親自教導,一路走來,是另一個關於移民的辛酸故事。
與家境較為寬裕的拉度簡奴不同,費南迪絲的爸爸來自厄瓜多爾,媽媽來自菲律賓,一家生活較為艱苦,她和妹妹Bianca都是由爸爸兼任教練。晉級決賽後,Jorge被問及「看着女兒代表加拿大,有什麼意義時」,這個向來口才了得的爸爸,說完一句:「我的天!那代表着一切」後立即哽咽得講不出聲,停下10多秒才能說下去,「作為移民家庭,我們什麼也不是,加拿大開啟了大門,如果不是他們,我不會擁有這機會,也不會有機會將它給我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