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CDC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今年至今已造成20萬人死亡,平均每天有數百人不治,其中長者和本身患有基礎病民眾的風險尤高。政府表示,新冠病毒仍是全美第3號殺手,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隨着疫苗普及以及愈來愈多人痊癒後形成群體免疫力,新冠肺炎對大部分人的風險已明顯降低,但CDC的數據依然發現,近期平均每天約320人因此死亡,勞工節長假前的每天死亡個案更徘徊在400宗左右。專家形容,這個數字固然比年初的每天2,500宗大幅回落,但還未回到去年每天的200宗確診,可見疫情仍然未降至低位。
分析顯示,今年夏天到8月中旬死於疫情的人中,85%的年齡在65歲以上,以威斯康辛州的66歲男子普芬德勒為例,他雖然早已接種了3針疫苗,但出席親戚的婚禮後感染,並且患上重症,最終在7月2日去世。醫生表示,目前的死者中有不少年邁民眾,亦有許多人患有隱疾或免疫力受損,構成高風險人群。
在退休長者聚居的佛州,也有醫生表示年齡是新冠肺炎會否奪命的最大因素,其次是免疫系統受損,其中在奧蘭多,當地除了一名死者外,其他不治病人都有長期健康問題,具體包括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臟衰竭和癡肥症等。
CDC的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處長安德森(Robert Anderson)表示,預計新冠肺炎將連續第3年成為第3大殺手,延續自2020年以來,致命率僅落後於心臟病和癌症的趨勢,也顯著縮短了國民的平均壽命。今年夏天病毒「BA.5」變種造成疫情反覆,儘管近期疫情有所放緩,但持續的大量確診仍令死亡人數不斷上升。
波士頓醫院聯網的醫生比丁格解釋,染疫人數眾多,自然會有一定比例的人患重症和死亡,其中年長高危患者與流感高風險死者相似,但關鍵在於流感死亡數字每年約在1.5萬到7萬之間,但以現在的數字計算,新冠肺炎每年導致11.6萬人死亡。
聯邦衛生當局再次敦促民眾接種疫苗,CDC數據顯示,在65歲以上完全接種疫苗的組別中,約有29%未打加強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