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恩在西南佛州登陸釀嚴重災情,許多民眾利用臉書、TikTok等網路社群發佈受困訊息、尋找失聯親人,在網路上回應訊息、接聽電話的往往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即使政府官員呼籲大眾循官方管道求助,「眾包」(crowdsourcing)形式的救援已成災民的最新選擇。有退休官員苦口婆心提醒,上網求助時務必考量公佈個資之後隨之而來的風險。


颶風在佛州造成災情之後,印第安納州的35歲居民佛茨(Hannah Foltz)急於聯繫在那不勒斯(Naples)市以活動式房屋為家的祖父母,母親告訴她,他們家裡水深及胸,連電冰箱都浮了起來。更令她擔心的是,75歲的祖母不會游泳。佛茨說:「我們急壞了,卻只能坐在印第安納州的家裡掉眼淚,倍感無助。」
後來佛茨在臉書發現一個名為「#HurricaneStrong」的群組標籤,聚集了40萬名網友,她姑且一試,把祖父母家的住址發送出去,附帶說明老人家受到驚嚇且有健康問題。起初佛茨猜想大概不會有人理會,豈料一連接獲3人回覆,令她大受感動:「當你得知網路上的人們願意向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伸出援手,這就像奇蹟。」
社交媒體上有不少激發助人情懷的求助訊息,讓有能力伸援的網友火速投入救援行列。例如上周三(9月28日)那不勒斯市一名87歲的老人懷着天人永隔的心情打電話給他48歲的女兒唐倫(Heather Donlan),他家的水管爆裂,洪水湧入屋內,他完全無法逃生,身子泡在水中好幾個鐘頭,手機電力也快用完了。
唐倫自己的住處也泡水,父女住處相隔大約5公里,她趕纭致電911通報老父的緊急狀況。消防隊回應,救難人員會想辦法去救人;道路早就不通,唐倫自己也沒辦法親救老父。有個擔任消防員的朋友建議她上臉書求助,結果有一名教師帶着兒子們涉水抵達傑克家,成功救出老人,甚至開車把傑克送到唐倫家,處於脫水狀態、腳踝受傷的傑克得以就醫。
唐倫說:「那則臉書貼文百分之百是我爸的救命恩人。在缺乏公家救援服務的情況下,倘若不是眾家網友願意轉發我的求助訊息,有能力幫忙的人肯定無從伸出援手。」
因為往年災情而逐漸成形的非正式網上組織,在這次颶風伊恩吹襲期間,展現眾人之力有多大的能耐。網友分享線上表單,讓災民求助、讓義工加入救援行列。
佛州官方持續呼籲州民使用諸如911等正式求助管道通報受困情況,因為社交媒體不一定可靠,甚至可能讓善心人士自身也涉險。
那不勒斯市退休消防官員舒特(Kingman Schuldt)說,社交媒體用戶在線上分享自身或家人親友個資時務必謹慎行事,「畢竟還是有壞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