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階層尚可享受福利,中產承受通脹蠶食購買力

0
低收入階層尚可享受福利,中產承受通脹蠶食購買力
■根據普查局數據,中產階層要獨自面對購買力下降的窘況。

通脹導致民眾普遍生活拮据,政府雖然派發補助,卻主要扶持基層家庭,統計發現,中產民眾在收入被蠶食的同時,也無法享受各項優惠,因此處於兩頭為難的窘境。

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普查局數據報道,2021年全美家庭的收入中位數為70,784元,但是愈來愈多中等家庭表示,維持生計的難度正在增加。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研究則發現,收入最高的家庭今年的購買力較去年增加1.1%,收入最低的家庭也增長1.5%,偏偏只有中產家庭的購買力按年減少近3%。

新澤西州的43歲民眾德西科(Jessica DeCicco)表示,她在營銷公司擔任行政助理,時薪30元,由於在家工作可照顧4名子女,其丈夫則是州內警佐,年薪12.5萬元。按照常理推算,兩夫婦的收入在新州長谷(Long Valley)尚算可以,足以購置產業、維持2輛汽車以及各類日常開銷。但事實上他們的財政卻捉襟見肘,本季度的水費比去年同期增加200元;電費每月增加100元;雜貨開支也從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0元,變成現在的380元。德西科表示,只能在其他方面節省支出,犧牲理髮、染髮等習慣,最近甚至需動用401(k)退休積蓄,支付每月2,700元的房屋按揭還款。

專家表示,能源、食物等關鍵商品價格急漲,使中等家庭過去2年特別受到打擊。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副教授渣拉韋爾(Xavier Jaravel)形容,在2020年到2022年之間,中等家庭面對的真實通脹率其實超過15%,高於富裕和基層家庭的比例。

密歇根大學的團隊調查時發現,2022年自詡為貧困中產家庭的民眾,比例已接近低收入家庭,相反2020年時,這個群體的財務信心還接近高收入家庭,可見僅僅2年就出現了巨大變化。中產家庭都表示,通脹導致財政緊拙。

分析認為,失業率偏低使得很多低收入民眾找到工作,而且工資有所增加,部分人甚至得到新冠疫情補助;富裕家庭雖因股票、債券市場投資失利,但收入和儲蓄仍然甚豐,因此生活也不成問題,只有中產人士兩頭都沒有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