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蠔有「海中牛奶」之美稱,是西餐廳常見的桌上佳餚,許多人喜歡擠上檸檬汁,直接從貝殼中啜食,但夏日生吃貝類等水產有中毒風險。佛州單在8月便有2人吃了產自路易斯安那州的生蠔後死亡事件。CDC數據顯示,每年大約有8萬人食用生貝類海鮮後中毒,更有高達100人死於弧菌(Vibrio bacteria)感染。

據《太陽哨兵報》周二(16 日)報道,一名男子本周在羅德岱堡著名海鮮餐廳Rustic Inn吃了生蠔後死亡;另一名北佛州彭薩科拉(Pensacola)市男子,上周吃下購自市內海鮮店的生蠔後中毒而死。
兩人的死因為弧菌中毒;涉事的生蠔均產自路易斯安那州。
佛州衛生部事後抽查兩店的生蠔及其他貝類水產,並沒有發現受到污染,形容中毒為個別事件,但呼籲民眾在夏日生吃貝類水產,必須特別留意中毒風險。
佛州衛生部表示,今年到目前為止,已有26人吃生蠔後感染了弧菌,其中6人死亡;2021年有34人感染,10人死亡;2020年36人感染,7人死亡。
Rustic Inn的經理奧萊雅(Gary Oreal)說,死者大約20年前曾在該餐廳工作過,「他在7月下旬在店內享用生蠔,同日餐廳賣出超過100打同類生蠔,但只有他一個人中毒。」
Rustic Inn在南佛州出售生蠔已有67年歷史,今次是首度有顧客感染弧菌死亡。
奧萊雅表示中毒事件機率是「十億分之一」,但對於有人不幸染病身亡是「很可怕。」
根據CDC的數據,美國每年大約有8萬人食用未經煮熟的貝類海鮮後弧菌中毒,更有高達100人會死於感染。
貝類海鮮包括蠔、扇貝、鮑魚、帶子、蜆及青口,當中只有蠔被大量生吃。
生蠔生活在沿海水域,在覓食時會直接吸收海水中的細菌,包括其中一種稱爲弧菌的病菌。人類在食用污染的生蠔後,輕者會出現腹瀉、腹部絞痛、發燒、噁心和嘔吐等,重者會直接死於感染。感染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會造成細菌入侵並感染血液、皮膚起泡,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保命。
西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West Florida)教授法爾(Robert Farr)向傳媒表示,夏日吃生蠔特別危險,因為生蠔會吸收並過濾海水,在夏季海水變暖,有利細菌在海水中滋長,污染了生蠔,再被人類食用,病原體會直接進入人體。
生蠔中包含的細菌除了弧菌,還有諾如病毒(Norovirus)、甲型肝炎病毒等等。
CDC警告,受到細菌或病毒污染的生蠔,色澤及氣味不會改變,跟健康生蠔同樣美味可口,無法憑味覺及肉眼分辨,只有徹底煮熟才可保證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