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炮轟攻佔烏國核電廠多危險?不必直接損毀反應爐,中斷電力最糟可能像福島核災

0
俄炮轟攻佔烏國核電廠多危險?不必直接損毀反應爐,中斷電力最糟可能像福島核災
■扎波羅熱周五凌晨遭炮擊,從監察鏡頭畫面可見發電廠內發出閃光。

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於周五砲擊烏克蘭扎波羅熱(Zaporizhzhia)核電廠,引發外界對核能安全的擔憂,歐美譴責之外,曾因海嘯引發核災的日本也罕見厲聲說重話。英國廣播公司(BBC)以一篇專文解釋,這次襲擊可能引發的危險有多大。

扎波羅熱核電廠位於烏克蘭西南部,是歐洲最大的核電廠。在俄軍砲擊之下,除造成人員傷亡,6座反應爐設施的周邊建築物有損毀,俄軍也取得核電廠控制權。不過,烏克蘭和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皆表示,該核電廠的安全系統目前未受影響,也未有輻射外洩。

假設核電廠反應爐、以及反應爐所在的設施受到損毀,可能導致反應爐過熱、爐芯熔毀,輻射就可能外洩,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傷害,例如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災。然而,專家指出,雖然俄軍此次砲擊很危險,但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和扎波羅熱核電廠之間有重大差別。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博士溫曼(Mark Wenman)指出,扎波羅熱核電廠安全性高得多,其反應爐位於鋼筋混凝土的建物中,「可承受極端的外部事件,包括自然和人為,例如飛機墜毀或爆炸」。最重要的是,扎波羅熱與切爾諾貝爾的反應爐類型不同。

和現今多數核電廠一樣,扎波羅熱核電廠使用的是壓水反應爐(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當中不含任何石墨;切爾諾貝爾核電廠使用的是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爐(RBMK),當年反應爐壓力槽因蒸氣壓力過大而爆炸,之後石墨燃燒引發的大火,是輻射物質大規模擴散的主要來源。

烏克蘭能源壓力組織Ecoaction 副主任帕蘇克(Olexi Pasiuk)指出,砲擊核電廠,即使沒有直接損毀反應爐設施,但若核電廠的電力供應中斷,也可能導致嚴重問題。反應爐不能像傳統的能源供應那樣直接關閉,必須在30個小時內慢慢冷卻,這期間需要持續的電力供應;當電力中斷,冷卻過程也就會中斷,如果核燃料的溫度超過其熔點、放射性物質突破安全殼,結果就是輻射外洩。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核材料專家寇克希爾(Claire Corkhill)表示,最糟的情況就是類似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廠在海嘯後的情況,當時海嘯導致全廠停電,水泵無法運作,無法向爐心注入冷卻水,最終導致3個反應爐爐心熔毀,再導致氫氣爆炸。

報道指出,烏克蘭是一個大量使用核電的國家,有4座核電廠,包含已廢棄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俄羅斯軍現已取得扎波羅熱和切爾諾貝爾,正在朝下一個目標──南烏克蘭核電廠(South Ukraine Nuclear Power Plant)前進。此外,烏克蘭還有些較小的電廠、以及存放核廢料的設施。據報,在2月27日,曾有一處核廢料處理廠被俄軍飛彈擊中,烏克蘭核能監察單位表示,沒有偵測到輻射外洩。

而烏克蘭愈來愈仰賴核能的原因,也和俄羅斯有關。2014年,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組織控制了烏克蘭東南部頓巴斯地區的煤炭產區,在那之前,烏克蘭有41%能源是燃煤;失去重要產煤區之後,烏克蘭只好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來彌補短缺。

■扎波羅熱周五凌晨遭炮擊,從監察鏡頭畫面可見發電廠內發出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