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截至周四(9日)已出現接近1,300宗猴痘症確診案例,專家認為疫情暫時仍可控。美國CDC周四發出指引,稱暫時未發現經空氣傳播的猴痘症個案,認為猴痘病毒可能在人面對面接觸時通過唾液等分泌物傳播。全球暫錄得1,260宗猴痘症個案,大部分位於歐洲及北美。


而巴西政府宣佈境内錄得首宗猴痘症個案,患者是一名42歲男子,最近曾經前往西班牙。CDC周四發表指引,指當局暫時未發現有猴痘病毒通過空氣殘留的微粒傳播個案。
CDC相信猴痘病毒可能在人面對面接觸時通過唾液或呼吸道分泌物傳播,但指上述分泌物會迅速從空氣中脫落,認為這種傳播方式並不常見。不過CDC指,仍不排除猴痘病毒可能通過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建議患者如果在家與其他人有近距離、面對面的接觸,就應戴上口罩。
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與醫學教授Wafaa El-Sadr認為,猴痘症成為主要公共衛生威脅的可能性料不大,但認為發現個案的國家及確診個案數字持續增加,無疑令人憂慮。
耶魯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羅伯茲(Scott Roberts)則表示,由於傳播機制差異,他認為猴痘症疫情與新冠疫情並不相似。羅伯茲指新冠病毒通常透過微小飛沫在空氣中傳播,可能只需15分鐘的面對面接觸就足以傳播他人。至於目前猴痘症大部分傳播都來自接觸患者的傷口或感染部分。他表示民眾基本上不會在升降機接觸到患者就感染猴痘病毒,難以達到新冠肺炎的傳播規模。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流行病學教授德沃金(Mark Dworkin)則強調,猴痘症今次爆發仍然可控。他提到2003年也曾爆發一次同類疫情,當時6個州錄得47宗個案,但最終仍成功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