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目前美國確診病例不斷下降,CDC周五(25日)下午宣佈大幅放寬戴口罩的防疫要求,用彩色地圖將全美3,200個縣分為橙色、黃色或綠色3個等級,黃色或綠色的縣府,包括整個南佛州及佛州東岸,身處室內公共場不再需要戴口罩。


由於疫情已經2年,許多美國人已厭倦戴口罩,人們也愈來愈擔心口罩對於兒童的社交、情感和教育發展造成影響。研究則顯示,對於接種過疫苗的人而言,Omicron造成的感染並不嚴重,不大可能導致住院或死亡。
CDC今日下午公佈改變用於確定是否建議民眾戴口罩的評估標準,該標準將由現時關注新冠病例數目,改為更全面看待病毒為社區帶來的風險;根據之前CDC的數據,全美3,200個縣府中,約95%都納入戴口罩的建議,但即日起大減至37.3%,包含總人口28.2%。
新標準仍然考慮病例數目,但主要視乎入院率及本地醫院的收容及治療確診患者能力。
CDC提供了彩色地圖,將所有縣被分為橙色、黃色或綠色,以幫助各地官員和居民識別。
在綠色縣(低風險,佔全國29.5%人口),地方官員可以取消室內戴口罩規定。
在黃色縣(中風險,佔全國42.2%人口),表示只有患嚴重及長期疾病的高風險人群應在室內戴口罩;整個南佛州及佛州東岸,都屬於黃色或綠色。
在橙色縣(高風險,佔全國28.2%人口) , CDC建議維持在室內戴口罩;中、北部佛州大多數縣都屬於橙色。
在上周的白宮新聞發佈會上,CDC主任沃倫斯基預告修改防疫要求,指「必須考慮醫院收治能力作為額外重要的變化指標」,「醫院需要能夠照顧心臟病發及中風的患者,急症室不能壓垮,令有緊急病況的患者等候」。她周四在社交網稱,將改為聚焦在預防最嚴重後果及把醫療壓力減至最低。
隨着變種病毒Omicron疫情減褪,染疫患者入院率得到改善。雖然該病毒傳播力更強,但對人體健康的破壞力,比不上早前出現的其他毒株。根據新標準,絕大部分美國人都毋須在室內公共場所戴口罩。
事實上,Omicron起初在冬季出現時,幾乎全美所有州份頒佈室內口罩令,但佛州禁止有關規定,結果疫情跟隨全國一樣快速爆發,之後急速減褪,令人懷疑口罩令作用。
今次轉變配合拜登政府防疫政策改變,當局不再重點預防感染,而是預防感染引致重症及死亡,應對新冠肺炎由大流行階段進入風土病的新階段。
值得注意,CDC新指引仍規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例如飛機、火車、巴士哥等,乘客仍然要戴上口罩,這規定將於3月18日到期,CDC將再審視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