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首次在秘魯被發現,傳染力比Delta更強?

0
去年12月首次在秘魯被發現,傳染力比Delta更強?
■圖為Lambda病毒電子顯微鏡照。

在新冠變種病毒Delta肆虐之際,另一個變種病毒Lambda引起公共衛生部門和專家的關注。該變種病毒目前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發現感染病例,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值得注意的變種病毒」。美國之音(VOA)網站周四(8日)綜整有關此病毒的相關資訊。

Lambda變種病毒也被稱為C.37,去年12月首次在秘魯被發現。世界衛生組織6月中旬的報告顯示,自4月以來,秘魯測序的新冠肺炎病例中,81%與Lambda變種病毒有關。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Lambda變種病毒最初發現時,這個變種病毒在秘魯首都利馬的200個新冠病例樣本中僅佔一個。

目前全球已有31個國家發現感染Lambda變種病毒的病例,包括智利和阿根廷等另外6個南美國家,以及美國、墨西哥、英國、西班牙和德國等。

世界衛生組織6月14日將Lambda列為「值得注意的變種病毒」(variant of interest),表示還需進一步的研究與評估,以確定Lambda是否會演變為「引發關切的變種病毒」( variant of concern)。

自新冠疫情2019年底爆發以來,隨省着感染人數的增加和疫情的持續,新冠病毒也不斷發生變異。許多變種病毒不會對人類造成更多的傷害,但也有一些變種病毒的傳播能力和致病性會顯著增加,或者使現有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或疫苗的有效性降低。

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變種病毒就會被列為「引發關切的變種病毒」。目前被世衛組織列為「引發關切的變種病毒」有四種,包括最近在印度出現並擴散至全球90多個國家的高傳播性Delta變種病毒。

如果變種病毒只是引起社區傳播或者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則被列為「值得注意的變種病毒」。世衛組織目前將包括Lambda在內的四種新冠變種病毒列為「值得注意的變種病毒」。這類毒株之後有可能會發展為「引發關切的變種病毒」,也有可能不會。

世衛組織表示,Lambda含有的數個突變可能會「潛在增加傳播性,或可能增強對中和抗體的抵抗性」。中和抗體是保護細胞免受某種抗原或感染源侵入而產生的抗體。

●  Lambda傳染力更強?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安全中心高級學者阿梅什·阿達利亞(Amesh A. Adalja) 醫生對美國之音表示,Lambda變種病毒的「刺突蛋白有一些新的突變,這可能會增強其傳播能力」。

研究人員認為,Lambda的刺突蛋白出現多個不尋常的突變,其中包含一個名為L452Q的突變。這與Delta變種病毒上發生的L452R變異類似,這種突變被認為會增強毒株的傳播力。Lambda上另一個名為F490S的突變,則被認為會造成宿主抗體的中和能力的下降。

但是這個毒株是否傳染力更強或具有更高的致病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驗證。

世衛組織病毒學家賈羅·曼德茲-里科(Jairo Mendez-Rico)對媒體表示:「目前還沒有跡象顯示,Lambda變種病毒更具攻擊性。它可能展示出更高的感染率,但是相比Gamma或Delta變種病毒,我們尚無足夠的可靠數據。」

● 現有疫苗對Lambda是否有效?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研究表明現有疫苗對Lambda變種病毒是否有效。

智利研究人員在一篇還未經同行評審的論文中說,Lambda刺突蛋白產生的變異對中國科興研發的CoronaVac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有較高的「免疫逃逸」(immune escape)。這篇發佈在MedRxiv上的論文沒有考察其他疫苗針對Lambda的有效性。

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在BioRxiv上發布的另一篇還未經同行評審的論文則顯示,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對Lambda仍是有效的。論文說,雖然Lambda對疫苗產生的抗體「顯示出部分抵抗性」,但是這種抵抗性「不太可能會導致免受感染保護的顯著喪失」。

● 是否需要擔憂Lambda?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目前還沒有將Lambda列為新冠病毒「值得注意的變種病毒」,但是該機構指出,病毒不斷變異,疾控中心通過測序、實驗室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對美國出現的變種病毒和變異株進行監測。

目前,Delta變種病毒仍是主要的流行病毒株,並引起更多擔憂。在美國,現在每四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中,就有一個感染了Delta變種病毒。

不過衛生專家表示,Lambda變種病毒的出現和擴散凸顯出接種疫苗的重要性。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阿達利亞醫生說:「目前正在使用的主要疫苗看起來還是有效的。雖然仍不清楚Lambda是否更具危險性,但是這種發展凸顯了加快疫苗接種的必要性。」

■變種病毒Lambda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發現感染病例,引發公衛專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