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議院周六(6日)就民主黨提出、有關應對氣候變化及改革醫療的4,300億元法案展開辯論。法案將實踐總統拜登上任時承諾,包括徵收富人稅及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有分析認為,法案一旦通過將亦有助民主黨中期選舉選情。而共和黨已一致表明,力阻法案通過。


參議院周五(5日)就是否推動《降低通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投票表決,雖然共和黨全數反對,但副總統賀錦麗投下關鍵贊成一票,民主黨成功以些微優勢通過,開展最多長達20小時的法案辯論。
法案包含4,300億元應對氣候變化開支,包括要求撥款數十億美元鼓勵生產更多電動車,促進使用潔淨能源、設立40億元的新聯邦乾旱救濟基金。
法案將授權聯邦醫療保險可直接就處方藥價格談判、逼使藥廠及私人醫療保險機構為部分藥物提供退現,為醫保內的自付處方藥費用設置每年2,000元上限。
此外,法案措施亦包括徵收最少15%企業稅、開徵富人稅及對股票回購徵收新消費稅,有助為聯邦政府帶來逾7,400億元收入,並用以支付今次法案開支。
民主黨都希望盡快通過法案,趕及在11月前實現拜登上任承諾,有助中期選舉選情。民主黨可以透過「簡單多數」(simple majority),繞過冗長的修正案投票過程通過法案,但首先需通過嚴格的財政規定審核。
全數50名共和黨議員已表明,會用「拉布」及連續投票(vote-a-rama)形式阻撓盡早通過法案,包括提出涉及其他問題修正案,例如控制來自墨西哥邊境移民。部分共和黨人亦表示,增加針對民主黨進步派的修正案,並讓眾議院更難通過法案。
不過美國媒體估計,即使共和黨積極阻撓亦難改參議院版本的法案內容,相信在冗長的修正案投票完成後,法案便可以表決。美媒預料法案最快周日(7日)將獲得通過,並轉交眾議院投票。
拜登周五出席白宮活動時表示,法案將改變勞工家庭及美國經濟,呼籲參議院盡快審議及通過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