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嚴重歧視,亞裔也多了買槍

0
受到嚴重歧視,亞裔也多了買槍
■2020年開始全美許多方面動盪不安,許多民眾購買槍枝以圖自保。

新冠疫情肆虐期間,美國不少公共場所關閉,部分地區下達「居家令」,民眾足不出戶,引伸另一危機──家暴爆不停。早前有統計揭示,全美22個執法機構接獲的家暴報案及求助均大幅上升,大批女性為了防止家暴及性侵,紛紛購買槍械傍身,令女性購槍者佔整體近一半,遠超以往的10%至20%水平。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令亞裔受到嚴重歧視,亞裔人士也多了買槍自保。再加上「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及白人至上主義引發的社會抗爭,全美去年槍械銷售破紀錄,人人「武裝」保安全。

美國民眾要買槍,必先通過背景審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最新記錄顯示,去年有3,890萬人接受了購槍背景調查,創下歷史新高,比前一年增加近1,500萬。以佐治亞州為例,錄得破紀錄的90萬人接受購買槍械背景調查,而前5年的平均數大約為50萬。

由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和東北大學的學者共同進行的調查則顯示女性的購槍量直迫男性。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兩年間,約有400萬男性購買槍械,而女性購槍者則達350萬人,比例超過46%,遠遠高於過去數十年的不足20%。

有槍械店東主說,自去年疫情及社會持續爆發示威,增加了很多女性和非裔槍械買家;協會創辦人史密斯(Phil Smith)透露,疫情爆發以來每月增加約1,000名會員,較之前多約40%,現在更有超過半數成員是女性。在佐治亞州教授槍枝課程的威廉斯則指,近日課程約60%至70%學生是女性,較以往的25%大幅上升。

每天接兩萬求助電話

女性購槍人數增加,與疫下居家令引發家暴個案激增不無關係。美國家暴問題一直嚴重,據報全美1/4女性和1/9男性都曾被親密伴侶肢體暴力、性暴力及恐嚇等,當中更有1/7女性及1/25男性因此受傷。

美國家庭暴力熱線每天接到的報案及求助電話超過兩萬個。NBC新聞引述全美22個執法機構的調查顯示,在實施居家令的3月,家暴報案數字全線上升,侯斯頓市警方就在該月接到的個案比2月多200個,升幅近20%;北卡羅萊納州Charlotte-Mecklenburg市警方也比去年同月接到多逾500個家暴報案。

39歲的女子約翰遜(Kanisha Johnson)因為曾經被伴侶朝頭部開槍,幾乎喪命,因此她希望買槍保護自己及5個孩子免受傷害。有民間組織亦一直提倡女性購槍自保,組織負責人豪芬(Wendy Hauffen)指,民間既已有「#MeToo」及反性犯運動,婦女就應擁有槍械對抗性侵及家庭暴力。據報至少有400人響應豪芬的買槍呼籲。

槍店生意增亞裔客佔半

新冠疫情下,在美國針對亞裔的歧視個案不斷上升,不少亞裔人士無故被襲擊,亦促成亞裔群起買槍保護自己。《福布斯》(Forbes)雜誌早前訪問全美多間槍械店,發現愈來愈多亞裔人士買槍,紐約一間槍店店主指,疫情爆發後生意增加一倍,當中亞裔顧客佔一半。

位於加州波威市的槍店店主透露,今年首次登記買槍的亞裔人士較去年同期增加20%,而他們買槍的原因都是為了自衛。

美國槍擊暴力事件無日無之,尤以校園槍擊案之嚴重,令民眾生活在惶恐之下,但購買槍械的年齡卻獲法庭放寬。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法官早前推翻1968年以來訂立的禁令,裁定禁止21歲以下人士購買槍枝的法律違反憲法,指年滿18歲就應擁有購槍的權利。

有關訴訟亦是由去年底的一宗家暴引發,年僅18歲的女馴馬師馬歇爾(Natalia Marshall)想買槍保護自己,以免受前男友的家暴傷害,因法例所限,槍店拒售手槍給她,因而提告。

至於女性一槍傍身是否就能免於家暴?答案或是未必。美國有研究發現,民眾一旦擁有槍械,或增加於家中自殺個案的風險,而施虐者一旦取得女性伴侶的槍械,情況反而更加危險。

有團體也憂慮太多人擁有槍械引發的不良影響。CNN引述社區領導人新鎮行動聯盟(Newtown Action Alliance)主席默里(Po Murray)指,擔心更多人因為尋求安全感買槍,反因人人有槍而對社會造成更大不安。

■以前從不持槍用槍的華人開始買槍、或者考慮買槍自保,積極主動學習槍枝知識和使用技能。
■教授槍枝課程的威廉斯說,近日課程中約60%至70%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