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埃塞克斯郡(Essex)10月23日被發現有39具屍體,警方初步相信死亡者是中國人。但是最新消息顯示,遇難者可能是越南人。有越南人組織稱,收到10個家庭的求助個案。發生駭人的貨車藏屍慘劇後,各界關注逝者的身份外,也讓「英國是偷渡客熱門目的地」的議題受到注目。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偷渡客,穿越多個國家、冒着生命危險就是為了偷渡英國,甚至不惜抵押房子籌錢,為何他們「不到英國不罷休」?此相信與英國的經濟、文化與政策有關。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周五(25日)報道引述調查消息報道,死者當中恐有部分人是越南人。與此同時,據路透社報道,越南駐英國大使館 周五 表示,已收到來自越南家庭的請求,要求幫助查明親屬是否在涉案的遇難者之列。
一個在英國的越南人組織VietHome稱,收到10個家庭憂慮親人失蹤的報告。
路透社引述越南義安省(Nghe An)一位在當地頗有名望的天主教神父Anthony Dang Huu Nam稱,涉事的39名死者中,有可能大部分都是越南人。義安省是該國最窮的省份之一,被指常有發生居民偷渡他國的事件。
曾遭遣返法國 發短信稱無法呼吸
此外,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衛報》的報道,26歲越南女子范氏茶美(Pham Thi Tra My,音譯),在22日晚上向家人發送了最後一則手機短信,稱自己「無法呼吸」。
「對不起,媽媽和爸爸。我的前往外國之路並不成功。我非常愛你們。我無法呼吸……我來自越南河靜省幹祿縣的岸市鎮……我很抱歉,媽媽。」
根據路透社的報道,這條消息來自范氏茶美的家人。
多個越南家庭懷疑有親人在涉事貨櫃內,希望外界協助核實,由此說出一班偷渡客的悲慘故事,也看出他們是何等渴望到英國居留,不惜籌錢、冒生命危險。
范氏茶美一心到英國尋找更好的生活,她的家人向媒體透露,偷渡費高達3萬英鎊。事實上,這是對該家庭非常大的負擔,他們每月只賺約400美元,《衛報》報道,從該家庭的一名熟人證實,他們一家是靠抵押房子來支付有關費用。
據范氏的家人指,范氏茶美早在10月3日離鄉,先到中國幾天,然後飛到法國, 19日時已曾嘗試偷渡去英國,但並不成功,她遭英國警方拘捕,遣返回法國,但未知她是否再次偷渡,她的家人在越南時間23日,收到范氏茶美發出「我的出國之路不成功了」、「對不起」、「我快死了,因為我無法呼吸」等讓人悲痛的短訊,令家人擔心她正是涉事貨櫃內的受害者之一。
英國長期是偷渡客的熱門目的地,究竟英國對偷渡客來說有什麼「吸引力」?
經濟發展最好國家 不定期有特赦
BBC有文章指,偷渡客都是為了尋找比家鄉更好的生活,故此很多都是前往經濟發展更好的西歐。在歐洲中,英國自然是經濟發展最好的前列國家之一。
在文化方面,英國是英語國家,也對不少來自中東、東南亞的偷渡者更為「方便」,較容易適應。
且英國有容納外來人口的「傳統」,二戰結束後,英國開放加勒比海殖民地的人民來到當地充當勞動人口,往後成就了「疾風世代」(Windrush generation)的故事,讓當地人對外來人口較為開放。在這次悲劇發生後,倫敦民眾以燭光悼念受害者,還有橫額寫着「移民及難民,都受到歡迎」、「沒有邊界,沒有死亡」等字句。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2009年曾估計,英國的非法移民達到61.8萬人。由於數目大,當地已出現不少移民聚集的社區,也會吸引更多後來者人前往。
英國對偷渡客的「吸引力」,還在於政策上,當地過去有不定期「特赦」非法移民的做法。現任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近月便重提想特赦50萬名非法移民,他希望只要在英國居住滿15年、有遵守規則的成年非法移民等,可以獲得赦免,讓這些黑工取回合法身份。
支持者認為抵達英國多年的非法移民,對國家也有功勞,趕走不人道,特赦有助經濟,至於反對者則批評此舉對正常辦理移民者不公平,且只會讓更多人想偷渡。由於議題充滿爭議,故此政府很多年才會作出一次特赦,但也是當地不少非法移民的盼望。
■撰文:陳博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