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普遍面對財務困境,年輕人遙望美國夢興嘆

0
國民普遍面對財務困境,年輕人遙望美國夢興嘆
■最新民調顯示,年輕一代受訪者中,近60%認為難以活得比父母一輩更好,對於能否改善生活感到悲觀。

中期選舉臨近,通脹居高不下的問題仍然持續,多項調查顯示,民眾對於生活能否改善感到悲觀,有逾一半受訪者認為,這代年青人的生活難以超越父母輩。

距離中期選舉尚有30多天,經濟是選民最關注的議題,投票結果也將影響國會控制權誰屬。選前的多項民調顯示,數以百萬計家庭因物價飆升,在生活方面陷入苦苦掙扎的困境,普遍無力支付房租、水電、信用卡等費用,因此對前景愈來愈悲觀。

美聯社聯同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以及芝加哥大學進行的民調顯示,大多數受訪者仍希望置業養家,但54%的人認為,他們實現這個目標的難度比父母輩更高。其中年輕一代的態度尤其悲觀,在18至44歲的受訪者中,近60%認為年青人難以活得比父輩更好;在30歲以下的年青人中,每10個人中有7個人覺得,要實現置業夢愈來愈難。

芝加哥39歲巴士司機卡諾(Josean Cano)說,不少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翻了兩三倍,使他在經濟上比父母更加艱難。卡諾以奶粉荒期間的價格為例,表示每罐奶粉由以往的11元漲至20元,可見前幾代人就算只拿最低工資,實際購買力仍然超出現在,當年的租金、教育等支出也較現時合理。

智庫機構經濟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分析則顯示,2021年的聯邦最低工資實際購買力,比1968年的頂峰下跌了34%。另一項由線上信貸平台LendingTree進行的調查也顯示,32%的成年人受訪前6個月曾遲付賬單,結合人口總數,相當於全國共有8,300萬人遇到這個情況。訪問中61%的人表示,財政壓力導致他們拖欠繳費。

受訪者最常遲交的款項,包括水電煤氣費、信用卡、有線電視、互聯網賬單,也包括租金或貸款,超過一半人曾經為此透支,1/4的人曾多次透支應急。信貸分析師舒爾茨(Matt Schulz)表示,由於通脹飆升,數以百萬的人不得不在各項開支中取捨,最糟糕的是,這個現象短期內不太可能消失。

消費者物價指數在8月的漲幅驚人,與去年相比上升了8.3%。按揭貸款銀行家協會(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的首席經濟師弗拉坦托尼(Mike Fratantoni)說,通脹不但接近40年高位,很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