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禮籌劃公司「The Knot」的統計顯示,今年約有260萬對新人結婚,比去年多出60萬對,反映新冠疫情消褪後民間的喜慶活動正陸續恢復。調查又發現,更多新人希望收取現金或禮券作為賀禮,最受歡迎的包括直接資助蜜月旅行或買房。


《華爾街日報》報道,「The Knot」的代表琦伊(Lauren Kay)表示,過去2年疫情導致很多典禮延期或取消後,現在已經出現結婚潮,而且新人更喜歡拋開傳統約束,在喜帖設計、婚禮安排等方面增添個人特色,例如在宴會飲食中加入新人的家鄉食物;婚紗及禮服選用白色以外的顏色;或在餐桌上放置小卡片,寫下新人自己的留言等等。
即使賓客也可放下傳統,琦伊舉例說,假如新人喜歡烹飪,迎賓雞尾酒會可以變成「大型烹飪班」,送禮方式也有變化,更多新婚夫婦希望親友直接送上現金或禮券,以便日後使用時更加方便。
根據「The Knot」的數字,2022年平均每10對新人當中,便有7對希望收取現金,比例較去年上漲10%。在希望收到現金或禮券的新人當中,最多人表示蜜月或購買、裝修婚房需要資助,因此熱門選擇是建材公司家得寶(Home Depot)、民宿網站Airbnb、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的消費代用券。
「The Knot」還訪問了去年結婚的超過1.5萬對新人,發現他們在婚禮和接待活動的支持,平均超過2.8萬元,考慮到今年通脹嚴重,相信結婚成本也會隨之上升。有見及此,更多新人為了節省金錢,會在周末以外的日子舉辦婚禮,藉此壓縮場地租借費用,以及添置鮮花等裝飾方面的開支。目前跡象顯示,通脹並未阻礙有情人共結連理,琦伊表示「婚禮潮已經回來」,樂於一起慶祝的人也愈來愈多,預計到了2023年,全國的婚禮數目會回到疫情前水平,全年達到210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