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債券或助減貧富差距,時隔10年終成為政策

0
嬰兒債券或助減貧富差距,時隔10年終成為政策
■貧困家庭參加嬰兒債券計劃後,其子女到了18歲便能領取可觀經費作升學用途。

進步派陣營出現「嬰兒債券」(Baby Bonds)的構思後,時隔10年終於成為政策,並且在首都華盛頓首度試行,基層家庭可以透過這項社會福利措施,在孩子長大成人後獲贈政府款項。支持陣營表示,此舉若能在聯邦層面實施,有助縮窄貧富差距。不同地方也關注試點計劃的結果,藉此為重塑經濟格局引入新思維。

這項政策雖以「債券」命名,但性質更接近信託基金,貧困家庭參加後,其子女到了18歲便能領取可觀經費,然後選擇升學、創業或為購房繳納首付。華盛頓市議員麥克杜菲(Kenyan McDuffie)表示,同僚去年暑假推動「嬰兒債券」的法案,同年10月市府開始落實政策,最初4年投入3,200萬元,截至今年8月已有833戶家庭登記,子女到18歲最多可獲2.5萬元。

已經加入計劃的民眾萬寧表示,自己曾希望修讀心理學,但因無力繳付學費,入讀大學1年後只能綴學,現在從事快餐店工作,得到政府住房協助,才與男友、其母親和9歲女兒有地方棲身,現在自己仍有學貸在身,希望孩子將來領取「嬰兒債券」後,人生能和自己不同。

翻查歷史,「嬰兒債券」的理念始創於2010年。當兩名學者達里蒂(William Darity)與咸美頓(Darrick Hamilton)提議,政府可協助貧窮家庭的孩子擁有長期資產,讓他們打破跨代貧窮的宿命。到2020年總統選舉時,民主黨籍參選人、新澤西州聯邦參議員布克(Cory Booker)將此列入政綱,並表示「嬰兒債券」能如社安金、Medicare般,長遠改善民眾生活,國家只需要經過一代人努力,就可為後輩創造更理想的條件。當時布克估計,聯邦每年需為此耗資600億,可藉徵收富人稅彌補成本。

如今首都華盛頓開始試行計劃後,多州和地方政府也在留意其發展,其中華盛頓州和威斯康辛州已推行類似政策,麻省正研究細節,加州雖然沒有推出「嬰兒債券」,但也借用了當中的構思,向新冠疫情期間父母雙亡的孩子提供福利。

而在新澤西,州長墨菲(Phil Murphy)雖然有意推動計劃,但州議會面對預算局限暫時剔除了方案。

康州去年為此立法後,今年5月與州長辦公室達成協議,同意將計劃延後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