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人在登錄第三方平台網站或使用Apps時,為了節省時間,會以Google或Facebook帳號登入,不過這樣卻形同讓自己暴露在個人資料外洩的風險中。

《華盛頓郵報》報道,儘管這麼做十分方便快速,卻可能無意間成為特定公司的追蹤對象,因此建議直接選擇NO!
報道指出,某些刻意成立的網站,能夠透過「以Google或Facebook帳號登入」取得使用者個人資料。
一名《華郵》讀者就反映,他為了節省登錄與上傳履歷的時間,在求職網站iCIMS按下「以Google或Facebook帳號登入」同意選項,未料網站竟一併取得個人數碼歷程與檔案的權限。
iCIMS有240萬用戶,提供使用者從線上同步儲存服務Google Drive上傳履歷,但當點選上傳按鈕時,會跳出「這將允許iCIMS查看並下載您『所有的』Google Drive 文件」,若點選YES形同直接外洩大量個人資料。
對此,iCIMS科技長史密斯(Al Smith)回應,公司並未在用戶上傳履歷資料時,讀取查看用戶在Google檔案的其他資料。
Google的發言人告訴《華郵》,用戶在「使用許可」(access permission)選項上,仍擁有共享個人資料的「選擇權和控制權」,但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閱讀和消化這些細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