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貨幣市場拋售速度加劇,Bitcoin(比特幣)6月18日下午一度暴跌至約17,749元(美元,下同),以太幣跌至約897元。談到加密貨幣價格暴跌的原因,一切要從Luna幣一夕「清零」說起。

整體市場價值從3萬億元下降至1萬億元以下,截至19日上午,加密貨幣全球市值為約8,400億元。
美國CNN及CNBC報道,過去一周,比特幣及以太幣下跌了35%以上。6月18日晚上8時之後,比特幣反彈至18,955元左右,以太幣回升至約995元。
Bitcoin在18日較早時間曾跌穿2萬元心理關口,是2020年12月以來首次,亦是連續12天下跌。一些加密貨幣投資者認為2萬元關口很重要。《紐約時報》引述紐約哥倫比亞商學院一項分析稱,大約一半的比特幣錢包以略高於2萬元的價格獲利。
比特幣19日下午回升至近2萬元。截至下午2時,比特幣價格為約19,510元。
Bitcoin在2021年11月達到68,789.63元高位,距離現時水平跌幅已經超過70%。以太幣2021年11月則曾達到4,891.70元高位。
加密貨幣市場暴跌的部分原因,是由宏觀經濟壓力所致,包括通脹上升,促使包括美國聯儲局等各國央行加息,抑制投資者對加密貨幣等較高風險資產的興趣。
原因一:Luna幣
這一切都始於出自加密貨幣界公鏈Terra的穩定幣UST不穩定地暴挫兼Luna幣接近歸零,來自韓國的創辦人Do Kwon成為眾矢之的,還遭起訴涉龐氏騙局。
Luna崩盤前市值逾180億元,共從加密市場中蒸發逾400億元。許多投資者因投資Terra而失去畢生積蓄,除投資者外,這件事對整個加密生態系統均產生嚴重後果。
原因二:Celsius凍結提款
Terra區塊鏈崩潰衍生出各種問題,包括加密貨幣資產平台塞爾西烏斯網絡公司(Celsius Network)宣佈凍結所有加密交易,這讓加密貨幣市場情況進一步惡化。對沖基金Three Arrows Capital遭受大損失並表示考慮包括出售資產在內辦法。再之後,Babel Finance(貝寶金融)亦暫停用戶提款公司。
Celsius凍結提款與轉賬後,比特幣遭受打擊,比特幣基地(Coinbase)、BlockFi、Global Inc和傑米尼(Gemini)等從事加密行業的企業開始裁員。
原因三:監管不足
熱衷於評論加密貨幣的熱拉爾(David Gerard)認為,近期崩潰的情況表明監管機構失敗,監管機構數年前就應對這一行業進行更嚴格審查。
原因四:股市
加密市場與股票市場掛鈎,若股市出現下跌趨勢,加密領域亦會出現同樣狀況。
美國網站投資百科(Investopedia)數據顯示,2021年末至2022年中,加密貨幣價格與股票價格的升跌差不多。現在看標普500指數也是,亞馬遜、特斯拉與蘋果公司等科技股下跌逾6%,而比特幣、以太幣和獲Tesla創辦人馬斯克支持的狗狗幣(Dogecoin)在13日均跌破2.3萬元。
《紐約時報》指,雖然理想情況下加密市場運作應獨立於傳統市場,但其對主流金融世界動向很敏感。
原因五:通脹
《華爾街日報》指,聯儲局會為抑制通貨膨脹而加息。消息傳出後,股市與加密市場均出現暴跌情況,投資者失去信心並開始拋售其數碼資產,導致加密貨幣市場「大出血」。
CNN指出,加密貨幣在熊市下跌85%至90%並不稀奇,過去10年內就曾2度貶值超過80%,然後反彈。
2017至2018年加密貨幣熊市期間,比特幣從19,423元摔落至3,217元,跌幅83%;同一時期,以太幣從1,448元萎縮至85元,跌幅約95%。
然而,2021年11月,比特幣的價值飆到每枚6.8萬元,比2018年的低點成長逾20倍。而以太幣也漲了57倍,升到4,850元。
在2013至2015年,加密貨幣還不算非常盛行的年代,比特幣曾從1,127元跌至200元,跌幅82%。
虛擬資產分析公司Blockworks的聯合創辦人雅諾維茨(Jason Yanowitz)表示,以現況看來,如果比特幣跌到1萬元、以太幣跌到750元,「加密貨幣才會開始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