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以為3萬呎高空之上無法律,機艙鬧事不單隨時令你五花大綁,更可能令你破大財。隨着新冠疫情緩和,美國航空業逐步回復正常,隨之而來是機艙鬧事個案大增,由往常每年約150宗違規報告,激增至今多達近4,000宗;八成半空中服務員指曾被鬧事乘客襲擊及侮辱,有空姐更被非禮。機艙鬧事個案飆升,原來也與口罩令有關,總計70%以上源起於拒戴口罩,加上酒精影響,不少乘客對空中服務員動口又動手。鬧事豈會沒代價?除了被當大閘蟹綑綁及面臨檢控,FAA更祭出大額罰款,否則禁飛,美國庫房至今因此已有逾145萬元進賬,有佛州女子被重罸23,000元。

棕櫚灘市一名60歲女子迪馬斯 (Carrie Dimas),今年3月時乘坐美國航空頭等客艙去亞斯本(Aspen) 度假,因為座椅不能向後調校而大吵大鬧,其他乘客願意跟她調位也拒絕,情緒失控下脫掉口罩,結果被重罰23,000元。
1月21日,一名乘坐美國航空公司航班從坦帕飛往邁阿密的女子,因拒絕戴口罩,並騷擾其他乘客而被重罰24,000元。
飛機乘客情緒失控事件在各地時有所聞,以美國為例,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指,一般情況下,每年會收到約150宗機艙鬧事的違規個案,新冠疫情卻成為違規個案催化劑。FAA於11月10日宣佈,今年1月至10月,違規個案已達4,951宗,其中3,580宗,即約近七成二是違反了聯邦政府訂明的口罩令所致。
美國政府今年初宣佈,民眾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必須戴口罩,自此飛機搭客拒戴口罩事件頻生。例如一班由華盛頓飛往西雅圖的航班上,一位乘客被要求戴口罩時,竟然動手襲擊空中服務員,另一名由奧蘭多乘搭飛機到紐約的乘客則動口,他拒絕戴口罩時,不斷出言侮辱空中服務員。
乘客發難勸阻都是徒勞
「我們知道這場疫情帶給民眾很多挑戰,包括情緒上的壓力」。達美航空執行長巴斯蒂安(Ed Bastian)也關注空中服務員屢受襲擊的情況,形容這是航空業在疫下逐步恢復正常運作下的最大挑戰,表明理解空中服務員的困境。
有數據就有真相,航空界擔憂並非過慮,代表全美17家航空公司,有5萬名空服員成員的「空服員協會(CWA)」最新發佈的調查顯示,近5,000名受訪的空中服務員中,多達八成五人指今年曾經處理涉及不守規矩搭客的鬧事個案,包括乘客醉酒鬧事,受到言語攻擊或被推撞,有乘容則向空中服務員擲丟垃圾,其他如猛踢座椅或毀壞洗手間等屢見不鮮;當中一成七人更稱,因此曾與乘客發生肢體衝突。
據知航空公司會訓練機組人員,如何鼓勵乘客佩戴口罩,但有空中服務員指,當乘客發難時,所有勸阻都是徒勞,必須出手制止;而將鬧事者交由執法人員處理前,空中服務員往往要在不傷害乘客的情況下,以極端手段平息鬧事風波,最常見是以膠帶將乘客綁在椅子。
今年7月,一名男子於美國邊疆航空(Frontier Airlines)一架國內線航班上鬧事,不單對空姐摸胸又摸臀,更揮拳毆打空少,最後被空中服務員以膠帶「固定」在座位,落機後被捕。
另有一名乘客企圖打開機艙門,被勸阻時情緒激動,期間更咬傷空中服務員,最後直接被綁在座位,並以膠帶封住嘴巴。但有關制伏手法惹來爭議,令空中服務員捱批。
面對鬧事個案有持續趨勢,美國政府及航空業不能坐以待斃,正研究各項應對措施;考慮到不少鬧事個案是受酒精影響,FAA已經呼籲機場內的酒吧及餐廳停止供應酒精類飲品,美國航空公司更搶先一步宣佈,機上不會提供酒精類飲料,直到明年初口罩令解除,冀能維持機上秩序。
FAA對機上鬧事零容忍
FAA已經表明對機上鬧事違規行為「零容忍」,涉事乘客除了因鬧事被刑事檢控面對最高20年監禁外,同時也要處以罰款,最新訂立的罰款金額高達52,500元;今年頭8個月,FAA已因為機上鬧事行為,開出累計達140萬美元的罰款通知書。
5月時,一名旅客在捷藍航空(JetBlue Airways)航班上向其他乘容丟擲行李,又躺在通道上拒絕起身,把頭塞進空姐裙子裏,最終被拘捕,在接受審訊前,他先要繳付FAA的罰款高達45,000元;也有不少乘客因為拒戴口罩被罰1萬。
FAA表示,除非出現暴力或危害飛行安全行為,乘客僅僅拒戴口罩並無犯法,航空管理局也沒有檢控權,但卻可以違反聯邦飛行條例或不服從機組人員指令而祭出罰款。任何人未交罰款前不能乘搭航機,有極大阻嚇力,以為衝上雲霄就可目無法紀的乘客要三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