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指示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採取行動,利用「醫療補助」(Medicaid)計劃,協助有需要的女性跨州墮胎,同時確保領取聯邦經費的醫療機構遵守反歧視法,不得妨礙女性接受必要的醫療護理。

這次已是最高法院6月推翻《羅訴韋德案》裁決後,拜登第二次簽署行政命令,他在7月8日的命令中已指示衛生部門需要調整政策,確保公眾能購買墮胎藥並獲取緊急醫療服務。而在3日所簽署最新的行政命令之前,拜登指責高院的裁決造成混亂,不但令婦女置身危險之中,醫生無所適從,藥劑師開藥時也動輒得咎,甚至造成難以想像的悲劇,導致10歲女童被人強姦成孕後,還需跨州墮胎。
根據新的行政命令,衛生部長貝塞拉(Xavier Becerra)需要設法確保跨州尋求墮胎的婦女能獲得醫療服務,符合資格的人更可獲取「醫療補助」津貼。衛生部也需採取行動,確保醫療業者遵守聯邦的反歧視法,並向行業提供技術和法律指引,協助婦女獲得必要、適切的醫療護理。
此外,行政命令還要求衛生部評估國家衛生研究院(NIH)、CDC等相關單位的能力,以便其充分收集、分析數據,了解生育保健對女性健康的影響。
在3日的白宮記者會上,有媒體追問新的行政命令會否與《海德修正案》(Hyde Amendment)有衝突,違反條文中禁止聯邦經費用於資助墮胎的規定,對此,白宮新聞秘書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表示,聯邦政府將會遵守法律,但《海德修正案》也設有豁免機制,允許因強姦、亂倫而成孕以及生命垂危的婦女可墮胎。
副總統賀錦麗同日批評,各州自行制定墮胎法之後,全國出現大量錯誤和虛假信息,使得民眾對自身權利深感困惑。
另一方面,美國多州頒佈墮胎禁令或者限制令後,不少婦女開始前往墨西哥墮胎。墨國多個組織表示,連日來收到的電話及網上求助個案已經激增。其中「Red Necesito Abortar」表示,該機構以往每周會接到5至7宗美國個案,但現在數字已激升至70至100宗,其他數個組織也有類似情況,據悉個案主要來自德州,但也有俄克拉荷馬、俄亥俄、佛州甚至愛達荷和威斯康辛等州的婦女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