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已近3年,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痊癒?周三(12日)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項將近10萬人研究結果顯示,在出現病徵的感染者當中,6%的病況一直沒有好轉,42%在染疫好幾個月之後仍未完全康復。


長新冠(Long COVID)是指一系列可能患者好幾個月甚至更久的一系列健康問題。美國政府估計,全美可能有長新冠問題的人數介於770萬至2,300萬人之間。
這項在蘇格蘭進行的研究,針對曾確診與未曾確診的民眾,在接受追蹤期間出現特定症狀的頻率,以了解新冠肺炎長期風險。
研究人員2020年4月起追蹤3.3萬名曾感染新冠病毒的民眾與6.3萬名從未染疫者。在6個月的追蹤期間,這9.6萬人要回答自己是否出現任何症狀諸如疲倦、肌肉痛、胸痛、神經問題等,日常生活是否出現難以解決的情況。
從未感染的受訪者當中,有1/5到1/3通報最常見的幾種長新冠症狀;這些症狀在曾染疫者身上更為常見,研究列出的26種症狀之中,曾染疫者通報的症狀多達24種。
曾感染新冠肺炎者當中,6%在最近一次後續調查時表示自己根本沒有恢復;42%表示沒有完全恢復。
研究發現,與未曾感染新冠肺炎者相較,曾染疫者在感染後6個月至18個月期間通報特定症狀持續存在,例如呼吸急促、心悸、意識混亂或者難以專注,染疫者通報的比例是未曾染疫者的3倍。這些新冠肺炎患者出現與心臟、呼吸道、肌肉疼痛、心理健康、感知系統等層面其他20多種症狀的風險也比較高。
要注意的是,感染初期症狀嚴重的病例,後來出現長期健康問題的風險比較高。
不過,這項研究參與者9成都是白人,這對於要確定不同種族之間長新冠風險有何差異、何以有所差異而言,也變得較為困難。
研究結果指,在無症狀感染者身上並未發現長期健康問題的較大風險。此外,在染疫之前曾接種至少1劑疫苗者,就算長新冠症狀部分症狀發生的風險無法完全消除,至少也有助於降低風險。
美國退伍軍人聖路易健康照護體系(VA St. Louis Health Care System)研究主管、聖路易華盛頓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家阿爾阿里(Ziyad Al-Aly)博士說,本研究出色之處在於設置對照組,分析出多少比例的症狀應該歸咎於感染新冠肺炎;這項研究也呼應了長新冠(long COVID)是多重系統失調的概念,不僅影響腦部、心臟,也影響身體所有層面。阿爾阿里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帶領這項研究計劃的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公衛學教授佩爾(Jill Pell)表示,研究成果再次強調了新冠患者需要獲得醫療照護以外的廣泛支援,患者在工作、教育、貧窮與失能等方面都需要協助,新冠肺炎的症狀表現因人而異,對於每個患者的人生可能會造成不只一次的衝擊,任何方面的支援必須顧及個人需求與整體,因應解方不僅僅存乎於醫療照護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