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形聽筒更舒適貼合臉頰

0
新月形聽筒更舒適貼合臉頰
■懷舊粉絲認為,固網電話是智能手機的屏幕疲勞的「解毒劑」。

固網電話(landline phones)原本是家居必備的裝置,隨着智能手機廣泛普及,有線服務需求變得愈來愈少,但美國一些懷舊粉絲卻大讚固網電話仍有其價值,其無法瀏覽網絡資料和攜帶不便的特性,更是屏幕疲勞和過度多工處理的「解毒劑」。

《紐約時報》報道,固網電話是多套經典喜劇的必備道具,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在2003年的調查也指,當時仍有90%受訪者表示家裡有固網電話,可是到了2021年6月,這個比例只略高於30%。

可是懷舊粉絲認為,固網電話不但是智能手機的「解毒劑」,其新月形聽筒也比智能手機的平面機身更自然、更舒適地貼合臉頰。由於固網電話屬於有線設計,接聽者自然要更投入對話之中,而且也要更「專心地」進行。網店平台Etsy資料也顯示,2021年用戶搜尋撥輪電話的次數,比2020年增加26%。

肯塔基州30歲女子卡爾(Chanell Karr)在音樂場所從事營銷和票務工作,是固網電話粉絲,至少珍藏了6部固網電話,款式包括傳統轉盤撥號、櫻桃紅嘴唇和芝士漢堡包等,全部都可以正常使用。卡爾透露,疫情期間想擺脫智能手機令人分心的功能,「我只想要回原本類似固網電話的通話方式」。

加拿大公務及採購部38歲傳訊經理肯尼迪(Emily Kennedy)為了擺脫社交媒體,1月開始使用父親辦公室內的粉紅色轉盤撥號電話,但電話沒有接駁銅線,只是用藍牙接駁手機的流動網絡,因此沒有獨立電話號碼,「將舊電話作為家中擺設,反映我喜歡放慢節奏」。

35歲的詹寧斯(Matt Jennings)在安大略省金斯敦(Kingston)專門翻新和銷售固網電話的Old Phone Works工作,他說1950年代和1960年代盛行的彩色轉盤撥號電話,6、7年前可能只有1、2宗訂單,但類似需求卻在過去2年突然急升,現在更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反映消費者開始回歸基本需要,不能帶著有線的固網電話走到其他地方,只能困在電話方圓3呎範圍內,真正做到專心通話。

曼哈頓32歲女子威爾遜(Nicole Wilson)2019年買入人生第1部固網電話,然後以藍芽接聽手機來電,她形容使用固網電話就好像去戲院看電影,一定要專注地進行,而這種電話也有助她擺脫屏幕疲勞的重擔。

雖然許多最近購買固網電話的人正使用新技術,但有些人更喜歡傳統方法。麻省37歲女子雷姆林格經歷風暴摧毀流動電話網絡後,2020年12月開始使用接駁數據機的固網電話,但去年10月遇上另1場風暴後,雷姆林格開始尋找更可靠的連接,例如以舊式電話線直接連線。

固網電話可能很具吸引力,但有粉絲也承認不能只用這種電話。 科羅拉多州柯林斯堡(Fort Collins)30歲私人銀行家麥康奈爾(Alex McConnell)家裡的固網電話有接駁銅線,他認為固網電話不僅比手機更可靠,而且還鼓勵他記住朋友的電話號碼,是一種關係親密的表現,「因為我聯絡朋友前,一定要先撥打他們的號碼,久而久之便會記入腦海」。但麥康奈爾也承認,現代生活始終無可避免要使用手機。

■卡爾(右圖)至少珍藏了6部固網電話,包括(左圖) 在1986年電影的《紅粉佳人》(Pretty in Pink) 多次出鏡的按字式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