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擊案日益嚴重,國會暫不推動槍管,槍支法例反更寬鬆

0
槍擊案日益嚴重,國會暫不推動槍管,槍支法例反更寬鬆
■最近全美接連發生多宗嚴重槍擊事件,令加強槍支管制的聲浪再起,相關討論也被推上風口浪尖。

德州一間小學5月24日發生21死的嚴重槍擊案後,槍械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參議院民主黨人周四(26日)嘗試通過一項辯論槍械安全及仇恨罪相關的本土恐怖主義法案,但遭到共和黨人阻撓。不少專家認為,槍支管制法律將會愈來愈寬鬆。

美聯社報道,美國近日接連在水牛城、南加州發生針對有色人種的大型槍擊事件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的舒默(Chuck Schumer)提出本土恐怖主義法案,作為兩黨談判的基礎,惟在表決時,贊成及反對各佔47票,未達60票的通過門檻,當中只有一名共和黨人倒戈支持。

據媒體整理,自1999年科倫拜高中16死槍擊慘劇至今,逾31.1萬名美國學童曾在上課期間遭遇槍械暴力,當中至少185名學童、教師和途人喪生,另有369人受傷。在每10名校園槍手中就有7人未滿18歲。一項民調訪問逾940名美國人,84%支持買槍須背景審查,70%支持政府立法沒收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人士的槍械,72%支持買槍合法年齡升至21歲,只有35%受訪者對美國今年立法規管槍械有信心。但54%受訪者認為,持槍是在槍擊案中保護自己的最佳方式。

今年夏天,預計美國最高法院將做出一項裁決,撤銷一項長期存在的紐約法律,該法律禁止個人在沒有首先證明有「自衛特殊需要」的情況下在公共場合攜帶槍支。杜克大學法學教授米勒(Darrell A.H. Miller)和其他第二憲法修正案專家表示,根據法院對其決定的狹隘程度,該裁決可能對全國範圍內的類似隱蔽攜帶管制武器產生廣泛影響,尤其是在加州等自由州。如果法院發佈廣泛的決定,例如暗示某些沒有歷史判例為依據的槍支法規違憲,則將會有更多的槍支管制立法受到挑戰。

洛杉磯加大法學教授溫克勒(Adam Winkler)指出,「最高法院可能在任何時後對在紐約隱蔽攜帶槍支一案作出裁決,將讓加州等州更難以公共安全的名義對槍支進行監管。」米勒也稱,一旦最高法院發佈裁定結果,槍支權利倡議者絕對會針對其他地區的槍支管制措施發起一連串訴訟。

學者們指出,槍支權利團體多年來一直在緩慢地朝着這樣的結果努力,並認為最高法院的三名保守派大法官也傾向縮減槍支限制,部分保守陣營的立法者也都高聲疾呼支持擁槍權。米勒和其他多位專家目前正在對抗美國最高法院對紐約隱蔽攜帶槍支一案可能做出的放寬裁決。

據了解,這起案件始於居住在紐約州首府奧爾巴尼(Albany)的兩名男子申請隱藏武器許可證,但被一名法官拒絕,法官裁定他們「沒有面臨任何特殊危險」。隨後他們與步槍和手槍協會提起訴訟,認為該裁決違反了他們在第二憲法修正案中攜帶武器進行自衛的權利。米勒說,對原告有利的廣泛裁決將質疑絕大多數美國人贊成的一系列管制措施,例如限制在飛機或地鐵車廂內攜帶槍支,或限制家暴者攜帶槍支。

杜克大學法學院學者布洛赫(Joseph Blocher)則認為,第二憲法修正案不應該是右翼人士所謂的免死金牌,而是有限制的法律,法院明確表示,攜帶武器的權利「並不適用於所有人、所有活動或所有場所。」許多傾向保守派的州立法機構都拒絕通過槍支限制法律,甚至通過所謂的「先發制人法」,禁止其境內的所有城市進行槍支管制,這阻礙了全美大部分地區的監管行動。

布洛赫直言,目前槍支管制法律的鬆散並非源於法律因素,而是缺乏政治意願。目前尚不清楚法院的裁決範圍會有多廣泛,但學者們認為,所有跡像都表明法院正在擴大第二憲法修正案以及全國人民的槍支權利。

■舒默(中)暫時無意就槍支管制立法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