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運多舛「2020日本東京奧運」終於在睽違一年後,下周五(23日)正式開幕,然而迄今仍然許多有擔心疫情擴大而要求停辦的呼聲,讓人不禁聯想到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的「奧運40年魔咒」論。向來被視為口無遮攔的麻生,去年在國會中針對東奧可能受Covid-19疫情影響時曾直言:「奧運每隔40年就出問題,根本就像被詛咒了」。

最早出問題的奧運是在1940年,也跟日本有關。日本先是在1936年贏得奧運主辦權,可望在1940年享有成為全球第一個非西方的奧運主辦國殊榮,但後來卻因1937年發動第二次中日戰爭侵華,主動決定放棄主辦奧運,把賽事移交給赫爾辛基。
不過,1940年奧運終究躲不掉厄運,隨後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取消,直到1948年才又在倫敦恢復舉辦,堪稱魔咒首度發威。
快轉40年後,魔咒再度襲向1980年莫斯科奧運。當年本來是前蘇聯藉著舉行友好體育賽事,緩和冷戰緊張局勢的大好機會,但前蘇聯卻在1979年12月揮軍入侵阿富汗,引發美國總統卡特下達最後通牒,若一個月內不撤軍,就將抵制奧運。
美國甚至派出拳王阿里遠赴非洲國家鼓吹抵制,後來全球65國加入抵制行列,部分國家更改參與在美國費城舉辦的「自由之鐘經典運動會」。結果1980年莫斯科奧運僅有80國參加,而前蘇聯和東德聯手拿下203面金牌中的127面,遭外界批評奧運金牌價值「落漆」。
時間再度快轉40年後,日本為了2020年東京奧運煞費苦心,主打環保牌,期許成為史上最環保的奧運賽事,未料這次卻又因為全球爆發新冠疫情,而得延後舉辦。確實,一、兩次出問題或許是巧合,但連續發生三次,就讓人覺得事有蹊翹,無怪乎引發麻生大嘆「被詛咒了」。
細數40年魔咒都似乎與「戰爭」有關,前兩次都與涉及國與國的軍事衝突,而這次則是人類與病毒的戰爭。至於再一個40年之後,魔咒是否會再度發威?只能說,2060年奧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