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蚋撞車前佛州司機叫苦

0
毛蚋撞車前佛州司機叫苦
■在5月及9月於佛州公路上駕車,每個司機眼前都會有此惱人現像。

佛州有一種黑色小昆蟲,名為「愛蟲」(lovebug) ,每年5月及9月都會湧出來交配,無千無萬隻受到愛蟲路面熱力及引擎廢氣吸引,撞向行駛中的汽車。液化的屍體除了阻礙司機視線之外,若不立即清洗,過了24小時便極難清除。酸性的屍體更會腐蝕車身油漆。
關於愛蟲,佛州有不少都市傳說,指它們是佛羅里達大學研發的昆蟲品種,原本用來消滅蚊患。究竟愛蟲的出處是哪裏?會叮咬人或傳播疾病嗎?最重要是,如何有效清大量除依附在車身的蟲屍?

所謂「愛蟲」,其實是佛州居民給予這種令人生厭的小昆蟲的外號名。lovebug學名叫「毛蚋」(Plecia nearctica),是蒼蠅一種。

■近來佛州路上不少汽車都佈滿蟲屍。

毛蚋的壽命只有三至四天,但卻為佛州人帶來無限的煩惱。它們在路面上低飛,被汽車撞上後液化的屍體濺到擋風玻璃和引擎蓋上;若在路旁跑步或騎自行車,它們會撞上你的面上,甚至爬入嘴裏,非常噁心。

究竟毛蚋是甚麼昆蟲?

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的昆蟲學家萊普拉(Norman Leppla),是研究毛蚋的權威。他在大學的食品和農業科學研究所(IFAS)報告中,多次講解毛蚋鮮為人知的秘密。

萊普拉說,毛蚋不是佛羅里達大學科學家研發的基因改造昆蟲,「毛蚋甚至不吃蚊子的。」

毛蚋也不是本州昆蟲,它們是入侵物種。萊普拉說,它們在上世紀20年代從中美洲遷移到德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主要是透過泥土及農產品運送時被帶去的;它們直到40年代才出現在佛州。研究人員指出,它們到了佛州之後,沿着公路95及4號公路四散,直到70年代到達南佛州。

毛蚋一年四季都生存於佛州,但只有在5月及9月的交配季節才空群而出,所以得到「愛蟲」的外號。

交配季節 昆蟲界的婚飛現像

昆蟲學家指出,毛蚋跟白蟻、蜜蜂、蚊子一樣,每到交配季節,會出現昆蟲獨有的「婚飛」現像(mating flight) 。雌雄會集體飛上空中互相追逐,穿插飛行,尋找交配對象,然後在泥土中產卵。它們體積細小,但數目繁多,可謂無處不在。

毛蚋特性是喜歡在早上8至10時及傍晚4至5時婚飛,若氣溫低過華氏84度及沒有日光,它們只會伏於雜草之間;另外,它們亦特別受到引擎廢氣、腐草,及路面柏油、瀝青的氣味吸引。所以,在本月份上下班時段駕車,保證車頭佈滿蟲屍;剛剪完草的民居,也會引來大量毛蚋。

■長途巴士「灰狗」的車頭滿是毛蚋。

萊普拉表示,毛蚋不要叮咬人。它們以腐草為主食,另外是甜三葉草,黃花菜和巴西辣椒的花蜜。

「毛蚋對人類健康沒有任何威脅!」萊普拉保證。「它們不傳播疾病,對人類皮膚及血液完全沒有興趣。」

昆蟲學說,實際上沒有辦法控制毛蚋,噴灑農藥亦沒有幫助,因為它們懂得飛走來避開農藥。

自然環境中,亦很少有毛蚋的掠食者。

生物學家說,人類其實亦不必去殺害毛蚋,因為它們在佛州發揮了重要的生態平衡作用。根據佛羅里達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毛蚋幼蟲可以將腐草轉化為有助植物生長的有機肥料。

萊普拉說,毛蚋的婚飛現像,告訴佛州居民夏天正式來臨及完結,帶來了自然界告訴人們季節轉變的時刻。

乾衣柔順紙 洗車業不傳之秘

萊普拉又指,公眾對毛蚋最大的誤解,是撞死在車頭的毛蚋屍體,不是腐蝕車身油漆的元兇;最難清除及變成腐蝕性物質的,是雌蟲體內的白色蟲卵。由於蟲卵全是蛋白質,若不及時清理,在佛州猛烈陽光下曝曬一天,液化的蟲卵會變硬,緊緊黏在車上,極難以一般方法洗掉。

要處理車上的毛蚋屍體,專家有以下有效方法:

■用濕水的乾衣柔順紙洗掉車上蟲屍,是佛州民間公認最有效及便宜方法。

1. 最好方法是盡快將蟲屍清洗乾淨,但切忌用水撥及刮水器清理擋風玻璃,這樣做只會將蟲屍大面積黏在車頭,影響司機視線,構成危險。

2. 使用高壓清洗機(例如帶可調節噴嘴的水喉)洗擦掉車上的蟲屍。 在佛州收費公路(Turnpike)上的休息站,有高壓清洗機供駕駛人士使用。

3. 在車身(尤其是車頭)打蠟,蟲屍在清洗時較易甩掉。

4. 洗車時用熱水,使用海綿或抹布擦拭有蟲屍的車身,等幾分鐘讓熱水令蟲屍鬆軟。

5. 據專家(亦是民間智慧)指出,最有效洗甩毛蚋的方法,是利用乾衣用的柔順紙(dryer sheet) ,是洗車行業不傳之秘。濕了水的柔順紙,不必使用熱水,數分鐘就可擦甩蟲屍。柔順紙質地比毛巾還幼,不會磨損車身。

■撰文:趙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