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期間,不少人都改用流動支付方式購物,銀行有見及此紛紛減少自動櫃員機(ATM)數目,使日常生活依賴現金的人非常不便。

市場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數據顯示,2019年高峰期全美共有47萬台ATM,其後逐年下降,2022年底只剩下大約45萬台,減幅近4%,預計今年現金和支票使用比例,會由2010年的42%下降到14%。
歐睿國際表示,現金和支票的使用比例,從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急降。消費者金融研究經理桑茲(Kendrick Sands)也指,很多人在疫情期間停用現金,特別是對年輕人而言,他們都擔心病毒透過紙張傳播,再加上網購蓬勃,結果對現金造成沉重打擊。
南卡州64歲退休男子艾倫(Zach Alan)說,他在2022年提取的現金數目,比2019年減少了1/3,他寧願用信用卡結賬和賺取優惠積分,例如換取酒店住宿。
愈來愈多人也改用PayPal、Venmo和Cash App結賬、支付小費或分攤賬單。聯邦儲備銀行疫情期間進行的研究顯示,個人電子交易數量在2020年第1季到第2季上升了12%,同期首次進行這些交易的人數也增加了18%,因此推斷流動支付可能會繼續存在。
美國銀行家協會(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發言人格拉諾(Sarah Grano)認為,疫情加速了現金向數碼支付的轉變,但ATM仍然是國家銀行系統的關鍵。非營利團體ATM行業協會(ATM Industry Association)也指,雖然ATM在疫情期間受到重創,但現金需求正出現反彈,而且是25元以下的首選交易方式。
ATM數目不斷下降,意味能夠使用的人數正在減少。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工作的31歲酒店酒保巴爾博薩(AJ Barbosa)說,他在市中心住所附近用來存錢的獨立ATM不太可靠,他平日上班時收到的小費打賞,必須以某種方式存入賬戶,而ATM通常是他們使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