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烏魯木齊一場封控中的公寓致命大火,上月底在中國多地引發「白紙革命」,百姓突破圍籬上街爭取人身自由、要求當局解除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中央與地方陸續發布鬆綁措施、試圖藉此平息民怨,但配套並不完整。民眾面對「類解封」的新生活型態不敢大意,紛紛搶購快速檢測劑與發燒感冒藥品,許多地方「連花清瘟」中藥每盒最高炒到人民幣100元,北京、深圳均傳缺貨。


中國居民購買退燒、止咳、抗感染、治療咽乾咽痛等四大類特定藥品,目前已不必以實名登記,也因此引爆藥品搶購潮。路透社今日(6日)報道,中國的電商藥品平台、實體藥局、製藥商,近日陸續出現業績暴漲的情況。電商平台業者京東旗下的京東健康(JD Health)表示,從11月28日到12月4日,這7天的快速測試劑銷量比前一周跳增344%。
中國各地鬆綁情況不一,有的地方減少核酸(PCR)檢測次數,有的地方允許採檢陽性者居家隔離,有的地方免除公共場所查驗核酸陰性證明措施。然而也有不少中國人害怕鬆綁之後更容易感染COVID-19。「白紙革命」之前,中國衛生官員一再強調Omicron變異株有多危險,如今官員論調轉變,民眾難免心生疑竇。
北京一名40歲在娛樂公司工作的黃姓居民說:「我身邊的人全都在買抗原快速檢測套組,我自己也買了50組。現在國家的防控策略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不太確定接下來會是什麼局面。我們只能力求自保,所以我也買了N95口罩、泰諾(Tylenol,綜合感冒藥)與布洛芬(Ibuprofen,消炎鎮痛解熱劑)。」
北京鬧區同芝堂東單大藥房一名門市助理向路透社表示,退燒藥在昨天就銷售一空,「一天之內有那麼多客人跑來買退燒藥,我從沒見過這種場面。我們為了補貨已經盡力調貨了,但大概要等一個星期」。
北京市場監管當局昨示警,傳染病防治相關產品恐現囤貨潮與價格飆漲情況,包括抗病毒藥物、口罩、消毒殺菌用品。這股囤積搶購風潮也帶動醫療用品製造商股價上揚,例如生產咳嗽糖漿的貴州百靈,製造布洛芬的山東新華製藥。中國布洛芬銷量多達4成產自新華製藥,股價在周二漲了8%至10%。
石家莊以嶺藥業研製的中藥「連花清瘟」,此前即已廣受推薦用於治療感染新冠的患者,如今更加搶手。《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藥監局說,全市每日投放「連花清瘟」顆粒與膠囊劑型共約40萬盒,藥監局更呼籲民眾無須盲目囤積藥物。《紅星新聞》報道,一盒48粒裝的連花清瘟膠囊,原本售價30元人民幣,在某些藥局已漲了逾5成、達到46元。
山東步長製藥向當地媒體財聯社表示,旗下一款肺部疾病中藥產線24小時全開不停歇,因為「需求量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