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體重限制全面修訂,亞裔BMI達27.5就可接受手術

0
減肥體重限制全面修訂,亞裔BMI達27.5就可接受手術
■減肥手術指引作出全面修訂,降低了對體重的限制,令更多人符合資格接受減肥手術。

兩大減肥外科醫生集團21日對減肥手術指引作出全面修訂,形容30多年前沿用至今的條文已經過時,未能應對全國日益惡化的國民肥胖問題。新指引降低了對體重的限制,令更多人可以合資格接受減肥手術,兒童青少年也有機會符合手術資格。有亞裔血統人士,BMI達27.5就符合資格。

《今日美國》報道,美國代謝和減肥外科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Metabolic and Bariatric Surgery )和國際肥胖和代謝疾病外科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orders),21日聯手頒布新的減肥手術指引,理由是舊指引定於1991年,已經不合時宜。

新指引降低了手術資格的體重限制。舊指引下,體重指數(BMI)至少達40的人士,才合資格做減肥手術,BM達I35或以上,則必須至少有一種與過重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或心臟病,才能動手術。糖尿病並不計算在內,雖然研究發現,手術後病人的新陳代謝大幅改善,可以迅速令糖尿病好轉。

新指引下,任何人的BMI超過35都合資格動手術,毋須患有其他疾病,有亞裔血統人士,BMI達27.5就符合資格。兒童及青少年若有嚴重過重問題也合資格做減肥手術,此前因為缺乏研究數據,他們往往被拒絕動手術。有份草擬新指引的阿米尼安醫生(Ali Aminian)表示,數據顯示,兒童及早進行減肥手術,效果比起40或50歲人士要好得多,若拖延長時間,某些肥胖後遺症會變得不可逆轉。

根據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的統計,全國有42%民眾符合肥胖的定義,約10%有糖尿病,有超過200種疾病與超重有關。醫生也認為,現今的減肥手術已經安全得多,過往動手術需要住院約7天、數月時間復元,但現在手術翌日已可以出院回家,2至3天可如常生活,死亡率亦大大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