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中國宣布「優化防疫」放寬防疫隔離篩檢等措施,反促使民眾搶購囤積退燒藥,這波搶購潮也燒到香港,近日香港多家藥房的感冒藥、退燒藥、(有解熱功能的)「連花清瘟膠囊」的銷量都增加,部分藥房限定每人最多購買4盒或5盒。一般認為香港民眾買藥是為了寄給大陸親友備用。


根據《星島日報》、自由亞洲電台等多家媒體的報道,在北京當局大幅放寬防疫措施後,北京等多地藥房的退燒感冒藥賣到斷貨,甚至醫院也缺,鄰里只能互相幫忙,甚至求助外地親朋買藥後寄到北京。
報道引述北京多名市民說,近日北京正經歷一波大感染潮,各藥房的退燒感冒藥被一掃而空,甚至體溫計也賣完;不少藥房組建預售群組,新藥到貨後即時被搶光。
中國國家衛健委7日特別呼籲民眾指,沒有必要囤積和搶購藥物,「藥物是充足的」。但北京市民怒問「藥物在哪裡」:「為甚麼藥物和抗原(快篩試劑)全部沒準備好,給黑市黃牛留下炒作空間?」「讓我們無數人為之驕傲的中國抗疫,最後竟然要如此草草收場,挺痛心的。」
香港多家媒體報道指,從上周起,香港多家藥房採購感冒藥、退燒藥的顧客增多,部分藥物短缺,必理痛、布洛芬(Ibuprofen)、連花清瘟膠囊等銷路最好,最近一星期銷量多了3、4成,相信大部分都是寄回中國,或親自帶回給大陸親友當作家庭備用藥物。
有藥房人員指出,香港不可能供應到整個中國市場的需求。相信一兩星期後香港藥品供應就會恢復正常。
針對這股藥物搶購潮,香港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昨天表示,衛生署和政府會確保這些藥物的供應,特別是在公營醫療系統,各醫院也有足夠存量,他勸告香港市民勿過度反應,購買太多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