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民眾若對新冠病毒感到各種精神壓力,一旦確診便容易患上「長新冠」,其風險甚至比肥胖、高血壓、呼吸道疾病等其他基礎病更高。


NBC報道,研究由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進行,團隊分析了美國和加拿大近5.5人數據,發現在3,000多名曾經染疫人士中,大約1,400人出現「長新冠」症狀,即康復後4星期仍然感覺不適。結果顯示,確診前已對病毒感到困擾的人,出現「長新冠」的風險會增加32%至46%,當事人若在確診前,在壓力、焦慮、孤獨、沮喪等問題中出現2種以上情況的人,風險更會增加50%。尤其重要的是,心理或情緒困擾更能引發「長新冠」,其影響超愈肥胖、哮喘、高血壓等因素。
哈佛資深學者羅伯茨(Andrea Roberts)表示,這次研究發現,心理和情緒健康對新冠病情影響深遠,而且相當明顯,團隊目前尚未確定,減輕壓力能否降低「長新冠」的風險,也未知精神健康護理能否作為治療方法,紓緩病人的情況,但至少醫學界和民眾都應該注意這些事項。
本身沒有參與這次研究的紐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醫生貝克爾(Jacqueline Becker)提醒民眾,不應將「長新冠」症狀誤解為心身問題(psychosomatic),無論是新冠病毒、「長新冠」還是其他病毒引發的疾病,都容易受到當事人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影響,繼而引發實際病徵。
貝克爾具體舉例說,部分「長新冠」患者無法離開住所,也難以從事日常活動,例如做飯時會忘記關掉爐子;無法同時處理多件事情;或者無法正常工作等,情況都需要身邊人和外界關注。
CDC於6月的研究顯示,全美染疫成年人之中,大約19%出現「長新冠」症狀,部分人也因此身體變得衰弱。而在這次哈佛的研究中,就有800名受訪者表示,自己因為「長新冠」而無法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