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DC最新公佈,全國的確診猴痘病例增至31宗,分佈在12個州及首都華盛頓,當中以紐約的7宗最多,加州也有6宗。CDC同時將猴痘警報級別,在3級制中提升至第2級的「加強預防措施」,呼籲民眾外遊時戴口罩。


CDC於6日表示,目前全國確診的猴痘病例中,除了紐約及加州的13宗外,佛州也有4例;科羅拉多有3宗;伊利諾和猶他州各有2宗;首都華盛頓;喬治亞、夏威夷、麻省、賓州、維珍尼亞以及華盛頓州,各有1宗。
首都華盛頓5日發現當地首宗病例,病人最近曾往歐洲,目前正在隔離,當局正在通知密切接觸者。據悉,全美現在發現了2種不同猴痘病毒株,均屬威脅較低的西非變種,目前發現的絕大多數病例,病毒株都與歐洲的相同。為此聯邦政府已向各州份發1,200支疫苗,並向密切接觸者提供了100套療程。
根據CDC的警報級別,最嚴重的第3級屬於「避免非必要旅行」,但目前警報級別只停留在第2級。部門呼籲民眾,避免與病人密切接觸,尤其慎防皮膚或生殖器出現病變的人,在外旅行時也應避開野生動物,避免食用野味,也不要使用來自非洲的野生動物製品,外遊期間也需留意衣服或床上用品有否受污染。
截至本月5日,世衛組織(WHO)已在全球錄得780宗病例,數字幾乎是1周前257宗的3倍。世衛組織的熱帶病專家劉易斯表示,猴痘可能已在全球傳播幾年,但一直未被發現,直到現在才引發感染潮。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傳染病專家阿達爾賈(Amesh Adalja)也稱,猴痘可能早就存在於西方國家,近期經比利時的狂歡派對等活動才大規模傳播。美國方面,目前未知猴痘存在多久,但CDC專家麥奎斯頓(Jennifer McQuiston)相信,在麻省上月發現全國首宗病例前,病毒可能已經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