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字「Catfish」原本是鯰魚的俗稱,但在網上虛擬世界中,Catfish當作動詞,意指騙徒利用假身份來欺騙別人的感情和錢財,亦即是網戀騙案。佛州是全美第三多網戀騙案的州份,當中受害人涉及的金錢損失,在2020年達到4,000萬元。


近年網戀騙案的增加,主要與網上交友軟件普及及發達有關,令人多了在網上虛擬世界認識新朋友,同時成為騙案的一個渠道。
根據網站SocialCatish.com的數據,美國人2020年在網戀騙案中損失了創紀錄的3.04億元,比起2019年增長了50%,原因可能是疫情下苦悶民眾被困家中,走入虛擬世界的時間比在真實世界更長,騙徒得到更多下手目標。
網戀騙案發生最多的三個州份,依序為加州、德州和佛州。據FBI的互聯網犯罪投訴中心數字,去年加州有3,110人墜進網戀騙案,損失1.2億元;德州有1,602人,損失4,200萬元;佛州有1,600人,損失4,000萬元。
在疫情下,美國手機交友程式公司在2020年突破30億元收入,數額驚人,也顯出人們愈趨付費在網上結識伴侶。
科研期刊《網絡心理學、行為與社會網絡》(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的網戀騙局受害者中,以中年人(63%)及女性(60%)為主,受害者行事傾向衝動、人際關係較差、容易對陌生人深信不疑,且對騙徒的正面反饋上癮。
如何避免陷入網戀騙局
核實身份:Google等搜尋器皆設有以圖搜圖(reverse image search)功能,將對方帳戶圖片放入搜尋器中便可得知圖片有否出現在其他網站。若對方不斷以各種理由推搪在大庭廣眾下見面,需提高警覺
保護自己:向對方提供不當照片或其他私人資訊,可能令自己被勒索。若對方有意無意孤立自己、讓自己覺得身邊無人可以信賴,亦需謹慎
切勿談錢:無論對方因何種理由向自己要錢,在未見面前皆不宜借出。對方若是騙徒,自會斷絕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