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在未來10年無家長者倍增

0
預計在未來10年無家長者倍增
■55歲的芬諾奇奧是無家的銀髮族之一,現時住在鳳凰城的一所收容所,一張單人床和小書桌就是她暫時的家。

銀髮族晚景淒涼的情況持續惡化,尤其在新冠疫情衝擊經濟和租金大升之下,不少人因為失業、離婚、家人離世或本身健康出現問題等原因,紛紛失去家園,以至於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都出現流離失所的老人。學者預計在未來10年,無家長者的人數增加2倍,政府需要提供房屋,收容這些收入極低的民眾。

美聯社報道,聯邦住房及都市發展部以往曾收集數據,統計無家可歸長者的人數,但近年由於計算方法改變,因此只能翻查到2017年之前的紀錄。按照當年報告,50歲以上居無定所,需要入住緊急庇護中心或過渡房屋的人,比例已由2007年的22.9%升至2017年的33.8%。

賓大(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整理過去30年的普查數據後推斷,65歲以上的遊民人數,會從目前的4萬人升至2030年的10.6萬人,這類民眾除了年事已高之外,本身還可能面對健康問題,因此將為政府帶來公共生危機。在亞利桑那州跟進相關個案的倡議人士亨德利(Kendra Hendry)表示,在當地最大的收容所當中,30%是年長人士,當中部分人有濫藥或者精神疾病的問題,但也有人想對健康,只是因為無法繳租才淪落街頭。

分析指,到老年失去家園的情況對於年輕的嬰兒潮一代來說尤其如此,這些人現在已經50多歲至60多歲。他們沒有養老金或401(k)退休儲蓄賬戶。根據人口普查,在55至66歲的女性和男性中,約有一半沒有退休儲蓄。以55歲民眾芬諾奇奧(Karla Finocchio)為例,她目前在鳳凰城某家收容所棲身,身邊都是年紀在50歲以上,需要尋找長期住處的同齡人,在找到合適地點之前,只能暫時在收容所佔據一張單人床和小小的書桌。

芬諾奇奧表示,她因為腰背疾病動過手術,曾打算用800元的傷殘補貼租住單位,但不久後發現,鳳凰城的租金早已超過自己的負擔範圍。根據租賃網站的數據顯示,鳳凰城在疫情期間,單房物業的月租中位數已經上升33%,突破1,220元,而芬諾奇奧與交往18年的男友分手後,已經無人可以分擔租金。

協助年老無家者的非牟利團體Hearth表示,社會需要更多房屋,安置晚年處境堪輿的民眾。機構行政總裁軒德利(Mark Hinderlie)表示,政府推出這類房屋的話,成本其實低於照顧無家可歸的人。

哈佛大學住屋研究聯合中心(Joint Center for Housing Studies)的專家莫林斯基(Jennifer Molinsky)也說,聯邦政府應該制定政策,改善貧困長者的環境,這代民眾遭遇金融海嘯後,財產大部分被蠶食,已經無力購買房屋。

■65歲以上的遊民人數持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