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人倍感尷尬,民主黨人喜出望外

0
共和黨人倍感尷尬,民主黨人喜出望外
■美國近萬億紓困方案一波三折,本來經過各方多番拉鋸逾半年後,兩黨終達成共識,但特朗普卻高調反對。

美國國會周一全速通過總額9,000億元抗疫紓困法案,只待總統特朗普簽署生效。不過,特朗普忽然不滿法案當中的全民派錢金額太少,僅得600元,要求國會加碼至每人2,000元,否則他有可能拒絕簽署,變成一拍兩散。特朗普這一決定令外界極為意外,尤其是共和黨人對此倍感尷尬。民主黨人則喜出望外。那麼,特朗普拒絕簽署紓困法案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第二輪紓困法案是共和黨和民主黨數月談判以來妥協後的結果,特朗普原本應在周二晚簽署成為法律,下周向全民派錢過新年。然而,他忽然在Twitter發佈短片,揶揄該法案名為抗疫,實際跟疫情無甚關係,他不滿法案向外國慷慨送錢,卻吝嗇派錢予美國人。

特朗普主要針對法案中向國民派錢600元的項目,要求國會「把那項少得荒謬的600元,增加至每對夫婦2,000至4,000元。我亦要求國會撇除法案中的浪費和不必要項目,再向我送來一份合格的法案。」

民主、共和兩黨幾經討價還價,終於在周一(21日)國會會期屆滿的前夕達成折衷方案,而目前被特朗普批評的紓困法案正是其中一部分。除了直接派錢600元,也會設立臨時失業救濟金,每周300元,還有向受疫情重創的企業、餐館和劇院等提供新一輪補貼等。

抗疫紓困法案周一在眾議院以359票贊成和53票反對通過,參議院則以92票贊成和6票反對通過。這些壓倒性票數倘若維持,足夠推翻特朗普的否決權。但不少議員均抱怨給予太少時間審閱法案,但解釋因地方商戶急需紓困而投贊成票。

在紓困法案以外,兩黨折衷方案還包括了一項截至9月為止、向政府機構提供1.4萬億元資金,還有向運輸系統、食品券撥款,以及提供約40億美元幫助其他國家提供疫苗。

特朗普忽然要求提高派錢額度,讓參議院共和黨人和財長姆欽(Steven Mnuchin)十分尷尬。因為他們之前一直反對大額度的援助方案。姆欽甚至稱讚該救助方案是自己的一份「生日禮物」。

特朗普在最後階段突然抬高叫價,殺得黨友一個措手不及,予人在卸任前「最後瘋癫」之感,不過一直與特朗普勢成水火的民主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竟然與特朗普聯成一線,亦為外界感意外。

佩洛西對特朗普這一主張大加讚賞,周二晚稱眾議院將在周四(24日)就全民派錢2,000元這一提議展開討論。

為支持者爭取利益

分析認為,9,000億元的紓困計劃的確不足以緩解民眾關切。很多政客也認為,對於半年來陷入貧困的800多萬民眾來說,該法案無法解決美國的經濟和衛生困境。此時特朗普拒絕簽署該法案,主要還是一種政治姿態,而非真正意義上在乎抗疫救助。更何況,此類救助法案對經濟的刺激作用有限。特朗普在乎的是疫苗和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刺激方案。

特朗普反對法案中對其他國家和非法移民家庭的援助,還是為了迎合自己的支持者。而且,媒體一直說特朗普半年來並未直接介入國會有關疫情救助法案的談判,他現在旗幟鮮明地反對簽字,目的也是為了凸顯自己的角色。他就是要吿訴自己的支持者,包括民主黨選民,他始終在為他們爭取利益。 

這也是特朗普離任前的領導模式,意味着他將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職權,取悦自己的基本盤。

和建制派劃清界限

而且,即將離任的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堅稱大選沒有選舉舞弊,也沒有理由成立特別檢察官調查拜登兒子亨特,這都讓特朗普對華府共和黨精英很失望。現在,他仍然寄望眾議院100多名共和黨人和地方共和黨人推翻個別州選舉結果,以此削弱當選拜登的合法性和執政權威。

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拒絕簽字、提出新的派錢額度,就是要和共和黨傳統建制派劃清界限。

目前9,000億元的紓困法案實際上是兩黨温和派或中堅力量推動的結果。他們促使參眾兩院領袖適當做出讓步,認識到民眾之需,而非一味地和白宮玩弄政治。比如,今年贏得連任的共和黨參議員柯林斯(Susan Collins)就是這樣的議員,她也是拜登新政府倚重的合作對象。這類中間派議員應該更多地倒逼黨內領導層做出改變。

比如,這次的紓困法案,也包含了一個350億的氣候變化方案,受到一些共和黨人的支持。看來,只要解決了經濟關切,共和黨人也會支持拜登新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這意味着共和黨温和派或中間派力量已經開始和特朗普切割。

■特朗普要加碼派錢至每人2,000元,民主黨人喜出望外。
■不少人認為,9,000億的紓困法案,對於許多財務困難的家庭及企業來說有如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