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脹居高不下使得百物騰貴,消費者普遍勒緊錢包,使得商品流轉速度減慢也導致零售庫存增加,業者只能減價促銷,並紛紛下調本年度的盈利預測。


《華爾街日報》報道,民眾現已縮減服裝、家居用品等類別的支出,不但影響了零售商的利潤,也讓庫存空間收縮,業者無法為快將到來的感恩節、聖誕節高峰採購新貨。有見及此,不少商家正降低利潤預測,削減開支應付逆境,並且預期11月至明年1月的銷售增幅,也將出現多年來的低位。
百思買(Best Buy)表示,現在購買的電視和其他電子產品的消費者愈來愈少,估計家庭預算已被汽油、食物等必需品佔據;梅西百貨(Macy’s)的行政總裁根內特(Jeff Gennette)也說,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都在減少購物;連鎖折扣零售商Dollar General則稱,許多民眾購買日常用品時,轉而選擇較便宜的品牌,而且多了人使用信用卡,可見現金捉襟見肘。
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日前發佈業績時表示,目前庫存仍保持在良好狀態,可為假日商品騰出空間,但預計下個財政年度前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積壓。公司高層透露,經過近幾個月的減價後,仍有約15億元庫存商品需要出售。另一家零售商塔吉特(Target)表示,為了減價拋售庫存,上季獲利已經下降90%。
最新的經濟數據反映,消費前景仍然不明朗,汽油價格雖從6月的高峰回落,但仍高於去年同期,通脹也仍處於接近40年來的最高位置,稍令人寬慰的是失業率仍然很低,工資水平也在上漲。
分析表示,民眾在疫情之初領取聯邦政府發放的紓困支票後,一度大手筆消費,使得零售商早前的業績和利潤飆升,但現在通脹影響消費情緒,民眾維持購物的同時卻開始量入為出,優先購買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傢俱、電子用品等都被拋諸腦後。
對此,梅西百貨的財務總監米切爾(Adrian Mitchell)預計,年底的零售競爭將十分激烈,估計許多商店在睡衣、運動裝、休閒服裝等衣履商品上,需要大幅減價。普華永道會計師行的消費者調查也顯示,民眾今年的節假日消費預算低於去年,尤其會減少送禮,但用餐和慶祝花費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