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失業率高達16.3%,為了加快經濟復甦及補助國民應付生活開支,美國政府正研究推出第二輪紓困及刺激經濟方案。但這方案5月在眾議院通過後,現時因白宮和參、眾兩院三方面出現不少分歧而卡住,加上無了斷的示威活動,或影響紓困措施推出的時間和成效。共和黨領導的參議院估計,紓困措施必須減碼,最快在數周內落實;白宮宮員則表示會在7月中推出其版本,距離總統簽署、國稅局發放款項的日子還有一段時間。本文為讀者剖析眾議院、參議院及白宮的三個版本,講解各方向國民派錢的意向,預測再收$1,200時間。


自3月份通過首輪總值2.2萬億元的《關懷法案》(CARES Act)後,由民主黨領導的眾議院,也在5月12日通過第二輪總值3萬億元的《英雄法案》(HEROES Act),當中包括向每位美國人再發放$1,200救濟金,但差不多過了一個月,參議院和華府尚未對是否再派錢作明確表態。
以下為眾議院版本的《英雄法案》派錢要點:
• 上次本來合資格收到$1,200的年輕人及長者,因為已被父母或子女報稅時列為「家庭供養成員」(dependent),結果無法取得補助金。這次,17歲以上學生及被子女列作dependent的父母都會得到$1,200。
• 提高家庭補助金上限。夫妻兩人可各取$1,200,另外三名17歲以下子女可各取$1,200(上次只有$500),一共為$6,000上限。
• 沒有社安號碼(Social Security Number)的人,只要提供報稅時使用的身分證明號碼(Taxpayer Identification Number),亦有資格收到$1,200。
• 每周由聯邦政府派發$600的額外失業救濟金,會一直發放至2021年1月。
美國財經頻道CNBC報道,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籍的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表示,對以上版本不感興趣,他認為措施可能會拖慢經濟復甦速度,甚至「鼓勵」部分工人保持失業狀態以得到每周$600;加上因為黑人弗洛伊德的死而引發的各地抗議活動,可能影響政府施政。
麥康奈爾認為,眾議院版本的《英雄法案》太過慷慨,第二輪刺激措施規模應該比2萬億元的《關懷法案》小一些。
以下是共和黨建議的版本部分內容:
• 總值3萬億元的《英雄法案》,大幅削減至1萬億。
• 派錢給小企及醫療機構。
• 保證不會再因疫情作出任何補助或紓困計劃。
• 醫療機構、醫生、醫護在面對與COVID-19有關的訴訟時,不必承擔法律責任;商業機構亦可得同樣保障,例如顧客光顧一間餐館時受到感染,不可以因此向店方索償。
• 最快要到7月底才完成全套修改的方案。
白宮版本的《英雄法案》,則建議向願意復工的工人發放獎金,並鼓勵居民外出用餐、旅遊,例如參考日本政府做法,向今年在國內旅遊度假的居民,提供減稅優惠。另外,白宮正考慮把額外失業救濟金,由目前每周$600,減至下半年的每周$250至$300,共和黨人認同有關做法可刺激民眾復工,避免「養懶人民」。
綜合至6月5日最新消息,由現在參議院討論,直至通過得到3方妥協及同意的《英雄法案》,再送到總統特朗普簽署,最快要7月中才完成,然後再由國稅局沿用上次方法發放補助金,預計8月前才收到第二次的$1,200補助金。
■李詩敏、趙冬兒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