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地阿拉伯增產與俄羅斯開打石油戰,國際油價昨日暴瀉逾三成,拖累環球再爆股災,加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打擊下,美股道指今日(9日)早段急跌7%觸發停市15分鐘後恢復交易,其後反覆向下,最多曾跌2,158點,收報23,851點,跌2,013點或7.78%,以數點計是歷來最大單日跌幅;以百分比計則創自2008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事件往後發展有兩個情境,本文為你分析。

引發今次環球股災的是俄羅斯上周五拒絕跟油組延長月底到期的減產協議,沙地阿拉伯隨即調低石油售價及增產。市場憂慮石油減價戰,布蘭特油價昨曾急跌逾31%,其後反彈至36.8美元一桶,仍跌近19%。
券商高盛及瑞信均認為,新冠肺炎全球擴散下,原油需求原已大減,現時俄羅斯與油組決裂,導致原油供應增加,在供應遠高於需求的前提下,估計油價可跌見20美元。
有外資分析員表示,現時全球原油需求疲弱,面對沙特、俄羅斯相繼增產,只會加劇供應過剩的問題,油價絕對有可能跌穿2016年歷史低位26.05美元,以此推算,中海油仍有約兩成下跌空間。
俄羅斯拒絕減產,皆因總統普京不滿美國制裁有份參與俄歐「北溪2號」天然氣管的企業,決定還以顏色,趁環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美國聯儲局減息半厘救經濟,仍無法遏止美股大跌之際出招,試圖打擊美國頁岩油企業,從而向要爭取連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施壓。
過去10年,頁岩油為美國GDP貢獻了10%,令美國取代俄羅斯和沙地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據達拉斯聯儲銀行去年指,開採頁岩油的回本價每桶要49美元。不少實力較弱的油企要靠發行大量垃圾債券籌錢開採,而垃圾債券的息率比美債息高10個百分點,且佔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逾11%。未來4年,美油企有逾2,000億美元債券到期,當中400億美元今年到期。普京期望石油減價戰,令美股急挫,連帶使美油企違約倒閉,從而令特朗普無法再吹噓經濟政績。
石油減價大戰號角吹響,市場估計油價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令人擔心事件正朝新一輪金融危機方向走,最終會否因美油企資金鏈斷裂而引發交易對手風險?
事件發展有兩個情境。樂觀情境是:這是政治事件,可以很快解決。若俄羅斯或沙地承受不起減價戰所帶來的經濟衝擊,願重返談判桌,雙方仍有可能達成協議。其間可能有油企違約倒閉,只要不涉及像雷曼般的大型金融機構,影響仍屬可控,引發系統性風險機會不大。
悲觀情境是,減價戰持續下去,由於牽扯到特朗普選情,而「特色」出招向來難捉摸,使情況變得複雜,後果更難逆料。疊加疫情衝擊,大大增加環球經濟衰退風險。
■撰文:陳楚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