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人在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曾產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反應。美國日前有研究指出,民眾如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反應愈大,體內的抗體反應亦相對更強烈。研究人員希望,結果有助推動更多民眾接種加強劑。


周一(21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接種部位僅出現疼痛或紅疹或毫無症狀,接種疫苗後出現上述症狀與更強的抗體反應有關。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及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研究人員在報告中指出:「結論是,這些研究發現支持將疫苗接種後的症狀定義為疫苗有效性的信號,並強化年長者接種疫苗加強劑的指導方針」。
但即使有些人可能有輕微、局部副作用或根本沒有症狀,疫苗仍會在他們體內引發強烈的免疫反應。幾乎所有研究參與者在完成2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接種後,都呈現陽性抗體反應。
范德比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傳染病學部教授、國家傳染病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fectious Diseases)醫學主任夏夫納(William Schaffner)說:「我不想要患者告訴我,『天啊,我一點反應也沒有,我手臂不痛,也沒發燒,疫苗根本沒用。』我不要他們有這種結論。」夏夫納並未參與這項新研究。
夏夫納指出:「這更是為了讓那些有反應的人安心,雖然(疫苗)讓他們有點不適,但他們的免疫系統其實產生了好的反應。」
研究主要分析928名成年人自行通報的疫苗副作用,以及他們的乾血抗體測試結果。多數參與者為白人男性,年齡中位數為65歲。當中48%報稱有常見症狀,接近全數人顯示有抗體反應。即使4成人稱無症狀,亦足有98%出現抗體反應。
夏夫納說:「多年來,許多人猜測對疫苗反應更強烈的人是否其實可能有更強的免疫反應。這些數據似乎支持了這一點。」
研究人員希望,結果能把接種後的反應作為指標,顯示疫苗有效性,同時可以加強年長族群打加強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