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賣座電影《我不是藥神》,在美國上演一幕又一幕現實版。數以萬計糖尿病患者,由於每月花費大筆金錢購買胰島素保命,經濟陷入困境。有人要到鄰近國家墨西哥和加拿大買平藥、有人在網上組成病友群組互相支援、有人為免家人負擔過重自行減藥而喪命。
學者指出,現時美國胰島素只由3間大型藥廠生產,形成壟斷,過去10年售價飛升,已經漲價3倍。不少患者家庭財務狀況因而急遽惡化,面臨「要錢」還是「要人」的兩難抉擇。
美國人口逾3億,《美國醫學會雜誌》早前刊出論文,指10個美國人有1個患糖尿病。而糖尿病的監測、治療、藥物,由諾和諾德(Novo Nordisk)、賽諾菲(Sanofi)及禮來(Eli Lilly)三家公司壟斷。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疾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未能有效運用,影響血糖調節。當出現高血糖時,便需要口服降血糖藥,甚至注射胰島素。
藥廠每天收入1,500萬
胰島素早於1921年發明,當年科學家象徵式收取1美元出售價值連城的專利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他們希望低廉的藥價,可以確保需要依賴胰島素的人都買得起。但時至今日,在美國一小瓶胰島素的價錢高達300元,因應病情不同,糖尿病患者每月花費在胰島素上的費用,大約5,000至50,000元不等。
科學家關注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統計指,美國胰島素在1996至2017的售價,升了超過1,000倍。賽諾菲藥廠每天在美國出售糖尿病藥Lantus,收入高達1,500萬元。
內地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由徐崢飾演的程勇,為買不起進口貴藥的白血病人到印度採購仿製藥,卻因而遭執法部門緝捕。現實中的美國,也愈來愈多糖尿病患者及家屬因為支付不起高昂的藥價,越境到墨西哥和加拿大購買售價較廉宜的胰島素。
總統特朗普在2016年競選時,曾大聲疾呼要打擊高價處方藥物,但至今仍未見有任何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健康和人力服務部長(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ecretary)是禮來公司前首席執行官阿扎爾(Alex Azar)。他在製藥公司的最後一年賺了200萬元,還獲得了160萬元的遣散費。

越境墨西哥買廉價藥
住在亞利桑那的30歲女子羅倫(Lauren Hyre),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服用胰島素已經20年。她9歲時喪父,父親任職的公司取消給他家人的醫保,但因患有糖尿病,多年來都買不到醫保。
在美國,沒有醫保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原因,比如沒有資格享受僱主提供的醫保、丟了工作、或者買不起。
羅倫14歲時確診患有1型糖尿病。回憶起1996年的事,羅倫哭笑不得。當時胰島素的價格是每瓶25元,勞拉說,她一聽,大吃一驚!
20年過去了,勞拉用的還是同一個牌子的胰島素,禮來的Humalog,連包裝都沒變。
「什麼都沒變,就是價錢從21元漲到了275元。」
另外兩種主要的胰島素、賽諾菲的Apidra和諾和諾德的Novolog也是大同小異。

「當年我們在印第安納,醫療資助項目並不深入和普及,我又不符合領取政府救助的要求。」因此,羅倫一直依賴醫生診所裏一些過期胰島素,或者到加拿大買廉價藥。當她第一次在加拿大的藥房買到胰島素時,她的媽媽哭了。
在美國南部加州工作的27歲糖尿病患者艾米麗(Emily Mackey),聽說糖尿病病友組團去墨西哥邊境城市蒂華納(Tijuana)買廉價胰島素,立刻加入。她由聖地亞哥乘車到蒂華納,來回車票5元,但買到足夠六個月用的胰島素,只需100元,遠低於在美國需要支付的1,200元。

佐治亞州嚴重糖尿病患者瓦夫德,每月繳交280元醫保後,仍需自付藥費5,000元,難以負擔;她為免病發睡着後再也醒不過來,在社交媒體求助,幸好病友群中有一位每月給她免費寄藥。這位不願露面的好心人透露,醫生給他開藥,但不經常使用,所以送贈其他人。不過,由於胰島素屬處方藥物,即使免費贈送也有機會觸犯法例。
病友群組並不是所有藥品都是免費,當中有一個「黑市市場」運作,但售價遠較市面便宜,例如接近100元的胰島素注射器,在群組售30多元。病友透露,一些販賣藥品物資的人,是在醫院工作的護士。

自行減藥青年喪命
去年9月,發生一件令人感到沮喪的事,一位年輕糖尿病患者因藥物不足去世。該名病者阿列克(Alec Smith),23歲已被診斷一型糖尿病,一型患者大多為年輕人,主要身體分泌胰島素的細胞病變引起,發病一般較急,而且需要依賴注射胰島素來穩定血糖水平。
由於阿列克已經成年,不能享用父母醫保,每月購買胰島素的支出超過1,000元。按照當時醫保政策,阿列克是可以自行買保險,但在保險生效之前,仍要花7,500元買藥。
由於家庭並不富裕,阿列克為省錢經常擅自減少胰島素用量,又刻意少吃飯,以維持血糖水平。他母親表示,由於用藥太少,阿列克時常陷入昏迷而不自知,到最後連呼救都來不及,結束了26歲年輕的生命。
美國民眾固然對醫保不滿,認為問題多多,但學者指美國醫藥市場壟斷性太強,缺少基本競爭,像胰島素這樣簡單的產品,市面上只有少數幾家公司持有生產執照,價格自然年年飆漲。
「胰島素對於我們來說,就如同水、空氣一樣。」獲好心人幫助而暫時紓困的瓦夫德說:「我為我的國家驕傲,但這種情況幾乎讓我想離開美國。」
■撰文:布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