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供應鏈問題持續,美國汽車製造業除芯片不足外,亦迎來另一難題。美國近日不少汽車維修工廠表示,維修需求增加及零件嚴重缺貨,等候時間同時增長。美媒指出,汽車製造業正面臨惡性循環。

西岸西雅圖的維修場東主凱利(Bryan Kelley)透露,以往零件缺少時,最快半小時便能從經銷商中取得,現時同款零件來貨時間需要1至1個半月。凱利指出,車主因等候時間太長,已準備放棄車輛,直接買新車。但車主最終發現新車太貴,只能等待零件。
凱利車場的經歷是價值3,000億美元的美國汽車零件及維修市場近來的小縮影,營運愈來愈艱難。原材料價格上升加上運輸受全球供應鏈拖累,導致全美維修車場幾乎無一悻免。
《彭博》分析,美國今次零件缺貨為汽車製造業自我形成的惡性循環。半導體芯片不足導致車廠生產困難,出現新車減產。二手市場受新車減少而需求及價格上升,同時民眾因二手車價高傾向留低舊車。當舊車使用頻繁後,維修需求應運而生,零件自不然是一大要點。
AutoZone首席執行官羅茲(William Rhodes)在 9 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這是他見過的最困難的零件短缺問題,「 AutoZone的零件庫存,是我記憶中的最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