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發現:逾75%後新冠遺症患者未曾住院

0
美國研究發現:逾75%後新冠遺症患者未曾住院
■76%新冠患者雖然不用留醫,但康復數月後仍出現後遺症。

隨着各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更多關於感染後出現後遺症的研究出爐。美國大型研究發現,逾3/4的患者雖未曾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但在痊癒數月後仍出現咳嗽等後遺症病徵。

研究分析保險索償數據後指,新冠後遺症持續影響醫療系統。美國醫生去年開始使用特殊診斷代碼,記錄患者確診後情況。研究醫療成本及保險問題的非牟利機構FAIR Health分析美國最大私人醫療保險索賠數據庫,去年10月初至今年1月底的數據,並在周三(18日)公佈結果指,76%新冠患者雖確診後未發展至重症需住院,但康復數月後仍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疲勞及高血壓後遺症病徵。

機構透露,研究中35%患者年齡介乎36至60歲,近3分之1年介乎51至64歲,65歲或以上長者則佔6%。另外有17%介乎23至35歲,7%介乎13至22歲,近4%為12歲或以下兒童。平均而言,患者在感染4.5個月後出現後遺症病徵。

研究人員將患者感染新冠前90日,和感染後30日或更長時間的保險索償作比較,結果發現所有年齡組別患者平均風險評分皆有提升。索償數據指,近1/4患者患有呼吸道徵狀,近1/5患者咳嗽,17%出現不適及疲勞,其他常見問題包括心跳異常及睡眠障礙。

23至35歲年齡組別較其他組別更多出現廣泛焦慮症,而高血壓則在長者中更常見。研究人員將繼續追蹤患者情況,觀察後遺症維持時間。分析已由一位獨立學術評審員評估,但尚未經過正式同行評估。惟機構表示,鑑於時間緊迫,決定公開頭4個月數據研究。

機構指,數據現時新冠後遺症不但增加醫療開支,更令大量民眾缺勤,其影響估計將不斷蔓延。有未有參與研究的專家表示,研究只涵蓋擁有私人保險人群,但低收入社區往往難以獲得醫療保健,幾乎肯定低估後遺症的範圍及負擔。若再加入考慮原本被遺漏人群,情況或會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