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佛州富豪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涉嫌性販賣未成年少女,7月被捕入獄。上周六(10日),艾普斯坦驚傳在獄中自殺死亡,終年66歲。當局未公佈死因,有報道指他是死於自縊。據報艾普斯坦死前未受到自殺監控,曾披露有人想把他滅口。此外,獄警在他死前又恰巧地未根據指引巡視監倉,加上他所處監房的設備、其體重等因素,令他難以吊頸自殺,令死因疑點重重。
艾普斯坦周六早上6時半,在紐約曼哈頓紐約大都會懲教中心內被發現失去知覺,送院後不治。當局未正式公佈艾普斯坦的死因,《紐約時報》引述數名美國官員指出,他是吊頸自殺。
聯邦監獄管理局確認,艾普斯坦獲安排單獨囚禁在一間特殊囚房,保安措施格外嚴密。有艾普斯坦的囚友透露,囚房的地板和天花的距離高達8至9呎,根本難以把繩索繫在高處,而且艾普斯坦所用的床單比紙張更薄,難以用作自殺工具,加上他的體重高達200磅,根本不可能吊頸。有囚友稱,艾普斯坦死前曾在地上進食,猶如活在豬欄裏。

英國《每日郵報》引述監獄消息人士指出,艾普斯坦近日已適應牢獄生活,但他在死前數周曾向囚友和獄警透露,認為有人試圖殺害他。《紐時》報道指出,艾普斯坦上月23日試圖自殺但不遂,自此列入自殺監視名單,6天後被剔除監視,做法惹來批評。《每日郵報》報道,獄警須每30分鐘巡倉一次,但在案發當天疏忽職守,未能及早防範事件發生。
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認為應全面調查事件,並指艾普斯坦的死不會令性販賣案結案,認為更多權貴將受牽連。民主黨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指艾普斯坦應接受審訊,面對受害者控訴。
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周六表示,艾普斯坦明顯死於自殺,認為事件引發不少問題,須要逐一解答,又透露聯邦調查局(FBI)已展開調查。
美媒引述消息指,艾普斯坦數周前曾向獄警及囚友透露,相信有人企圖謀殺他,但未有披露任何關鍵人名。此外,他過去的精神狀態一直很好,開始適應監獄生活,未見自殺迹象。
曾與艾普斯坦私交甚篤的特朗普在Twitter轉載帖文,指艾普斯坦掌握克林頓的黑材料,暗示克林頓是事件幕後黑手。艾普斯坦案受害者在紐約聯邦法院上周五(9日)解封超過2,000頁的文件中披露,克林頓曾前往艾普斯坦位於加勒比海的度假小島,該處傳聞是艾普斯坦從事性販賣活動的集中地。

有1992年的電視台舊片段顯示,特朗普曾在南佛州海湖莊園開派對,與艾普斯坦及一大群啦啦隊員狂歡。
去年有美國報章披露艾普斯坦2008年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並指他曾性侵犯超過100名未成年少女。艾普斯坦主要經營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投資等業務。法庭文件顯示,他的總資產約5.5億元。
人手不足 囚犯常處於隔離狀態
艾普斯坦上月23日自殺不遂,之後一度被列入自殺監察名單。據報,被列入自殺監察的囚犯通常處於隔離狀態,囚房沒有任何多餘物件,而囚徒所用的被鋪和衣服均由特殊材料製成,以防衣物變成吊頸用的套索。接受監察的囚犯只能使用塑膠餐具,有時可能連餐具都不獲提供。
獄警會格外關照這類囚犯,每15分鐘就會巡視這些犯人的狀況,但在人手有限時就會產生漏洞,未能專門監控個別囚犯。專家指出,當被監察者的情況轉趨穩定就會被解除限制,但部分囚犯或會以美言來取悅懲教人員,以求爭取解除監控。
美國司法統計局(BJS)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監獄在2001至2014年間發生222宗自殺案例,在美國所有監獄中,因自殺而死亡的囚犯數目是第三高,佔所有死亡總數4%。
以死逃避法律制裁 受害者憤慨

艾普斯坦突然自殺身亡,引發該案受害者憤慨。受害者之一阿勞斯(Jennifer Araoz)表示,艾普斯坦將不用在法庭上面對性侵受害者的控訴,令她們需要「滿布傷痕」地度過餘生。
代表部分受害者的律師布盧姆(Lisa Bloom)說,將代表當事人尋求賠償,指出艾普斯坦所作的傷害糟蹋她們一生,認為案中受害者值得獲全數賠償。布盧姆表示希望艾普斯坦能夠活着,面對法律制裁。另一律師指出,聯邦法院上周五公佈文件進一步揭露艾普斯坦的惡行,不足24小時他就自殺,兩者不是巧合。
《邁阿密先驅報》去年報道,艾普斯坦曾向未成年少女支付200至300元,以換取少女為他按摩,但艾普斯坦往往強迫這些少女與他性交。
曾中計的利卡塔(Michelle Licata)上月出庭指證艾普斯坦,她上周六得悉艾普斯坦死訊後表示,對於在庭上看到艾普斯坦被鎖上手扣感到欣慰,並說只希望艾普斯坦為其所作所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