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亞太裔組織進行的研究顯示,涉及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的虛假訊息在社區內流傳後,不但導致亞裔與少數族群發生衝突,而且造成分化影響,使得亞太裔無法凝聚支持,共同爭取福祉。

研究由亞太裔美國人全國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f Asian Pacific Americans)和亞美公義促進中心(Asian Americans Advancing Justice)屬下的「亞美公義中心」(Asian American Justice Center)共同發佈,主要分析了虛假信息的狀況,以及部分人為了傷害他人而誤導民眾的現象。
研究人員舉例說,隨着「亞裔男權運動」(Men’s Rights Asians)和種姓主義盛行,加上坊間流傳非裔襲擊亞裔的消息,都影響了少數族裔之間的團結,也使得不同族群無法共同爭取權益。論者批評,有關文宣旨在攻擊、分化亞裔族群,削弱亞裔的影響力,從而維持白人至上的地位。
分析認為,隨着跨國媒體覆蓋全球,加上社交媒體,虛假信息經常被放大,產生不合比例的效果。倡議團體「平等實驗室」(Equality Lab)的執行總監桑達拉拉然表示,虛假信息已經產生了分而化之的結果。
專家表示,這類虛假信息可歸納為3個主題:首先是利用亞裔,營造其他族群之間的矛盾;其次是利用階級、種姓、種族等不同因素,重點針對最弱勢的群體;以及將現在或者歷史遺留的創傷作為武器,煽動民族主義、種族主義或種姓主義等。
以「亞裔男權運動」為例,當中不少信息就宣稱,亞裔美國人是最受壓迫的群體,而亞裔女性「秀色可餐」,因此較容易比同胞男性獲得「優待」,但當亞裔女性公開反對非裔時,又特別容易受到人身攻擊或暴力威脅。
研究人員還表示,近年來種姓主義和宗教分歧擴大,也反映了虛假信息等影響。其中南亞社區的成員之間,不少人宗教民族主義的情緒高漲,加上種姓與宗教之間的內部關係緊張,已經產生出不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