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下更高目標,避免另一場全球大流行

0
設下更高目標,避免另一場全球大流行
■科學界為開發泛冠狀病毒免疫做了許多努力。

就在疫苗製造商急着撲滅新的新冠變種病毒時,一些科學家已設下更高的目標,力圖開發出一種通用的泛冠狀病毒疫苗,來對付任何未來的毒株,甚至有可能避免另一場全球大流行。

自從研發首款新冠疫苗的競賽帶動新一代疫苗技術發展以來,科學界為開發泛冠狀病毒免疫(Pan-coronavirus Immunization)做了許多努力。輝瑞疫苗所使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技術先驅、賓州大學醫學教授魏斯曼(Drew Weissman),正在領導一個類似這樣的項目。他說,更新修正當前的疫苗以對付所有現存毒株(輝瑞本月稍早即宣佈這樣的計劃),其麻煩在於「每3到6個月就會出現新的變種」。

魏斯曼說,在原本僅試圖感染更多人逾兩年後,這種病毒現在開始特異性突變,以繞過人們藉接種疫苗取得的免疫力,很像流感不斷變化,需要每年更新注射疫苗一樣。魏斯曼告訴法新社:「這讓事情變得有點棘手,因為現在你正與病毒面對面作戰。」他的團隊正致力於開發一種泛冠狀病毒疫苗,他說截至目前該疫苗測試良好。

他們正試圖找出「高度保留性抗原決定位定序」(highly conserved epitope sequences),即病毒中更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們不能輕易突變,因為沒有它們病毒就會死亡。不過這並不容易。魏斯曼說:「我們可能在2或3年內研製出一種通用疫苗,但我們必須隨着時間推移對其進行改變,以保持領先於病毒。」COVID-19並非本世紀第一個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冠狀病毒,2002年至2004年間造成近800人死亡的沙士(SARS)以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都是。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VBI Vaccines於2020年3月COVID-19疫情初期宣佈其泛冠狀病毒疫苗計劃時,便針對所有這3種病毒。VBI醫學長迪亞茲-米托馬(Francisco Diaz-Mitoma)在解釋其前提時,將疫苗的每一種抗原比擬為3原色之一。該公司希望其疫苗不僅能為這3種病毒提供抗體,也能為「介於原色間的橙色、綠色和紫色等各種不同顏色」提供抗體。他告訴法新社:「換言之,我們正試圖教導免疫系統從一開始就能擴展視野,『看到』病毒的變種。」他說,到目前為止,VBI的疫苗已顯示頗具希望的結果,包括在蝙蝠和穿山甲身上,臨床研究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並於2023年初取得成果。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人類疫苗研究所所長海恩斯(Barton Haynes)領導的鐵蛋白奈米粒子(ferritin nanoparticle)疫苗研究工作,已獲得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資助。海恩斯告訴法新社,這種疫苗針對的是類似SARS的病毒,而不是MERS等更廣泛的冠狀病毒,已顯示對預防Omicron有效。

不過這並不容易。魏斯曼說:「我們可能在2或3年內研製出一種通用疫苗,但我們必須隨着時間推移對其進行改變,以保持領先於病毒。」COVID-19並非本世紀第一個由動物傳播給人類的冠狀病毒,2002年至2004年間造成近800人死亡的沙士(SARS)以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都是。美國生物技術公司VBI Vaccines於2020年3月COVID-19疫情初期宣佈其泛冠狀病毒疫苗計劃時,便針對所有這3種病毒。

VBI醫學長迪亞茲-米托馬(Francisco Diaz-Mitoma)在解釋其前提時,將疫苗的每一種抗原比擬為3原色之一。該公司希望其疫苗不僅能為這3種病毒提供抗體,也能為「介於原色間的橙色、綠色和紫色等各種不同顏色」提供抗體。他告訴法新社:「換言之,我們正試圖教導免疫系統從一開始就能擴展視野,『看到』病毒的變種。」他說,到目前為止,VBI的疫苗已顯示頗具希望的結果,包括在蝙蝠和穿山甲身上,臨床研究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並於2023年初取得成果。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人類疫苗研究所所長海恩斯(Barton Haynes)領導的鐵蛋白奈米粒子(ferritin nanoparticle)疫苗研究工作,已獲得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IAID)資助。海恩斯告訴法新社,這種疫苗針對的是類似SARS的病毒,而不是MERS等更廣泛的冠狀病毒,已顯示對預防Omicron有效。

■科學界為開發泛冠狀病毒免疫做了許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