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特朗普昨日(24日)簽署近5,000億美元的紓困方案,當中包括第二輪撥款、今次有3,100億元的「薪酬保障計劃」(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下稱PPP),為受到疫情影響的小型企業提供援助。由於上一次3,490億元的貸款額,迅速被大企業借光,當中包括數十間上市公司,備受各界批評,財政部已要求他們還錢。若錯過上次PPP申請,現在可以再次辦理,成功機會大増,而且貸款(loan)可以轉為資助(grant) ,不必償還。


美國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財政部推出幫助中小企的「薪酬保障計劃」,向有需要的小企業提供超低息貸款,旨在幫助僱主在各地停市令之下,繼續聘用及發薪酬給原有員工,與及支付租金及其他開支。
獲得貸款的小企業,只要能證明6月30日前回聘已解僱(或停薪留職)的前員工,這筆貸款便會轉為資助。以佛州一般小型企業而言,每1名員工可得到1萬至1.5萬元貸款,所以非常吸引!
然而,包括《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在內的很多媒體都發現,由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ssociation,SBA)擔保,由美國各大商業銀行提供的第一筆總額3,490億元的PPP,從4月3日開始放開申請,原計劃發放10周,但僅用13天就被領取一空。而其中相當數量的款項就流入了大企業手中。
當下,美國員工不足500人的企業共有約3,000萬家(其中不乏空殼公司),總僱員人數約為6,000萬,佔美國勞動力的36.5%。他們是希望盡快得到救助的PPP貸款,在遵循自由市場遊戲規則的美國,原來並不容易。
雖然,在PPP項目給4,975家企業發放的170萬筆貸款中,約有74%的貸款項目低於15萬元,這意味着該項目的確幫助到了一些危機下的中小企業。但這對於更多工人瀕臨失業、身處倒閉邊緣的中小企業仍是意義有限的。在資本、市場與美國客觀環境下作用下,原意撥給中小企業的救命款項,最終反而流向大型企業的「優質資產」之情況,在所難免。
推動紓困方案 利益集團遊說結果
首先,PPP的推動本身是各大利益集團積極遊說的結果。如美國「全國餐飲業行業協會」(NRA)是推動PPP項目的有力遊說者之一,該協會曾在3月18日向特朗普、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等人寫信求情。包括NRA在內,美國建築、科技、醫療保健、酒店等各個企業協會積極活動,最終逼出了聯邦政府2.2萬億元的紓困方案。
其次,PPP的相關計劃在制定之初就留下了伏筆。它儘管規定單筆貸款的上限不得超過1,000萬元、申領貸款企業的淨資產不得超過1,500萬元、近兩財年的平均淨收入不得超過500萬元,但大企業仍有手段從中攫取利益。
SBA在PPP項目的相關法案中不僅留下了「酒店和餐飲業中,有一個以上實體經營場所的企業,只要每個場所僱員不超過500人,也適用申領」的漏洞,還規定聯盟內「加盟經驗」(affiliate)的企業實體可以作為單獨貸款人申領款項,這使得大型企業集團與可以藉此名正言順地領取用於小企業紓困的貸款。事實上,正是代表這些大公司的遊說集團推動在法案中加入了有關條件。
再次,PPP實質上是資助,但名義上是「貸款」的特性,也讓大企業可以借「優質資產」為擔保,並依靠跟銀行長期業務合作關係而優先取得貸款。為此,在4月19日,小企業東主已經把富國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權威金融機構告上法庭。
銀行優先處理巨企 PPP資金迅速耗盡
在這場訴訟中,原告抱怨數以千計的美國小企業試圖申請SBA授權的PPP貸款一無所獲,由富國銀行等機構經手的大型企業貸款卻能優先得到處理。於是,數千萬本該為小生意續命的資金,就落到了這些更能承受風險的上市公司腰包中。
根據訴訟狀指出,「如果(銀行)誠實,小企業本來可以(也應該)向金融機構提交申請時,後者會以先到先得的方式處理申請。」「但由於這種不誠實和可悲的行為,當4月初PPP資金耗盡時,數千間小企業什麼也得不到。」
美國政府雖未有公開疑似濫用救助貸款的企業名單,但在傳媒追查下,涉事的上市公司名單不斷曝光,當中包括市值達16億元的Shake Shack、市值4億元的DMC Global、市值2.86億元的Wave Life Sciences等大企業。Shake Shack在公眾壓力下,其行政總裁加鲁蒂(Randy Garutti)已表明將退回所獲得的1,000萬元貸款,但有部分上市公司CEO卻表示不會歸還。
《CNBC》向41間獲取了貸款的上市公司查詢,有6間表明拒絕還錢,另有30間未有決定或沒有回覆,只有5間承諾將會歸還貸款。
以羅德岱堡市為總部(200 SW 1 Ave, Ft Lauderdale)、擁有7,000員工的大型二手車代理商AutoNation,昨日公佈歸還已得到的7,700萬元PPP貸款。
AutoNation在全美國有231分店,每間都有一個獨立「稅號」(Tax ID Number),分開231份申請表「大包圍」,第一輪有88間成功取得貸款,餘下143間在第二輪排前位,等候發放更大款額,但昨日已表示撤回全部申請。
財政部已要求大企業還錢的態度堅決,表明相關貸款是針對幫助中小企,大企業要在5月7日前歸還貸款,否則將採取進一步審查行動。
上次未有申請 華人僱主不要錯過
在傳媒及財政部監督下,現已接受申請的3,100億第二輪PPP貸款額,相信可以落入大部分在疫情下苦苦求生的中小企業。若果華人僱主上次未有申請,千萬不要錯過今次機會。
在南佛州均有分行的「佛州城市國家銀行」(City National Bank of Florida)表示,已收到6,000間本地中小企的申請,未來2至3星期將批出2億元的款額。
在包和縣及坦帕市都有業務的財務機構First Horizon,己經為佛州小企業發放2,400萬元 PPP貸款,惠及2,250名員工免被解僱。該公司副總裁肖克龍(Jeni Chokron)指出,有40間得到貸款的小企,員工數目都在25人以下。
「最大的一筆款項為230萬 ,是借給一間聘有150名教職員的私校。」肖克龍說。
肖克龍特別指出,第一輪PPP貸款條件,規定申請的公司必須為銀行商業客戶,並有貸款紀錄或商業信用額,令到不少東主被拒諸門外。
「First Horizon樂意接受沒有貸款紀錄,甚至不是我們商業客戶的小企申請,只要新開一個戶口即可;不少新申請的都是餐館、洗衣店等小東主。」肖克龍說。
南佛州小鎮Wilton Manors的小酒吧Apt9F東主高雲(Nancy Goldwin),透過Chase銀行成功在4月10日得到4萬元貸款,只需要等候了4天。
「我們很幸運,在首輪PPP就得到貸款,可以繼續發放薪金及7名員工。」高雲說。
「我鼓勵其他餐館東主申請新一輪PPP,不要錯過機會。」
先到先得 申請PPP注意以下事項
- 申請PPP的表格可以從以下官網下載,填妥後向銀行遞交:https://www.sba.gov/document/sba-form–paycheck-protection-program-borrower-application-form
- 任何有商業註冊的中小企均可申請,先到先得。
- 得到貸款後約八個星期內重新聘用¾已解僱的員工,全部貸款不必償還;若無法達到此要求,亦只需要在未來24個月內歸還貸款額的1%。
- 申請的貸款額基於有報稅員工的數目及薪金,必須有文件證明。
- 非全職及自由合約員工,使用1099報稅表的人不計算在內。
- 必須持有「 稅號」,即納稅人身份證明號碼」(Tax Identification Number)
■趙冬兒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