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峽山洪暴發12死掀爭議

0
躲避峽山洪暴發12死掀爭議
■救援人員趕到現場連夜搜救。

湖北省一個未開發的旅遊點「躲避峽」周日傍晚山洪暴發,由於適逢夏季野遊高峰期,大批山野「驢友」被洪水沖走,截至周一晚增至12人遇難,仍有1人失蹤,61人被救出。該景點周一起關閉,而應否「野遊」的話題,由此再次引起輿論激辯。

近年成為「網紅」景點的躲避峽,一到夏季就吸引大批喜歡探險、自助遊的「驢友」自行至此遊玩。鶴峰寶通旅遊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表示,躲避峽屬於該公司旗下屏山風景區內未開發景區,經常有村民和「野雞」導遊帶遊客前往。

縣委早下禁令 自駕人士懶理

針對政府是否存在失職問題,景點所在的鶴峰縣委宣傳部稱,進入該峽谷的多為外地自駕遊人士。鶴峰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鶴峰縣文化和旅遊局、鶴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6個部門,於7月24日已聯合發出《關於加強屏山旅遊安全管理的通告》,並即日執行。

通告指出,屏山景區大部分區域未開發建設,為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對屏山未開發景區實行封閉管理,嚴禁任何車輛及個人擅自進入屏山未開發區域遊玩、營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發布到屏山未開發區域的旅遊宣傳招攬資訊,一經查出將嚴肅處理,該通告並懸賞徵集舉報。

武漢一名從事戶外運動多年的「驢友」老秋(化名)對澎湃新聞網稱,當地很多村民在景區附近開了民宿、農家樂,有村民成為「野導遊」,帶遊客進入未開發區域,還有村民購買了皮划艇出租給遊客。據《湖北日報》去年10月關於當地野導遊狀況的報道,一名野導遊可日進萬金,一條橡皮筏一小時可掙千元人民幣。

網民批任性 用生命去賭博

近年戶外探險遊逐漸受到內地民眾追捧,有「驢友」不走尋常路線,徒步穿越無人區、未開發的山野、自然保護區,出現破壞遺蹟、遇險求援情況,地方政府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拯救「驢友」的事件愈來愈多見諸報道,被許多人認為是任性的旅遊方式。

新浪微博網民「俺哭豺狼笑揚眉劍出鞘」就躲避峽事件留言說:「因為盲目進行戶外運動全然不考慮後果,給家人帶來無盡地悲傷。」另一個微博賬號「網友單」亦批評,「很多人為了滿足自己好奇心,拿生命去賭博。」

■數十名驢友在躲避峽被困。

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認為,不要輕易抹殺人民的冒險精神,政府和公益組織應該重視安全教育才是正道。

據悉,目前內地對戶外探險事故的責任認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幾乎是空白,一些省份開始着手研究完善問責機制。

幸存者:3秒鐘水就到腰

 一名幸存驢友對《南方都市報》表示,事發時他正在河谷拍照,山洪猝不及防,「3秒鐘河水就到腰了!是同行的夥伴把我拉了上來。」

他和幾個朋友原本自駕去西藏,途經湖北省恩施市時聽人推薦「有個不錯的景點」,即鶴峰縣躲避峽,於是在網上找了當地導遊,「我和朋友還有一些散客,一共12人,都由導遊帶去,下午5時許進山,沿着小路走到躲避峽,路特別窄。」最後所有同行的人平安無事。

山洪爆發時處於下游、來自安徽的宋姓女遊客則稱,她與父親拍照時,看到水面上漲還未意識到危險,但短短幾秒鐘內水突然漫過,捲走了衣服和其他物品,附近一名遊客被水流沖走,被救起時已無生命體徵。

驢友老秋說,躲避峽在屏山景區內,是由驢友開發的野線路。躲避峽谷深達數百米,寬僅數十米,全長18公里,峽谷兩岸皆為絕壁。幾年前,一張「漂浮的船」照片讓躲避峽紅遍內地互聯網,這裏隨之被驢友譽為中國的「仙本那」(馬來西亞沙巴州著名旅遊點),由於尚未開發,更加吸引喜歡「嘗鮮」的驢友。

■躲避峽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一葉輕舟漂浮在一汪翠綠色的水面上。

老秋指出,屏山景區包括躲避峽及屏山峽谷等景點,躲避峽是上游,屏山峽谷是下游,屏山峽谷由投資商投資,正在建設,而未開發的躲避峽則「景色是非常漂亮的,所以吸引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