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在不受控之下,其殘骸周日(9日)早上墜落印度洋近馬爾代夫位置。佛州太空資訊網站Space Coast Daily報道,長五B在失控前一小時飛越中佛州。這事惹來全球多國關注,突顯國際間在太空領域缺乏溝通和協調,否則原本應可以避免出現上述憂慮。


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下稱長五B)約10層樓高、重4萬磅的第二節控火箭段,於地球軌道上繞行。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監測分析,今日早上10時24分,長五B殘骸已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東經72.47°、北緯2.65°周邊海域,即印度洋靠近馬爾代夫的海域,絕大部分器件已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中燒毀。
不過,據中央社報道,經對照中方提供的位置,殘骸墜落地點是在馬爾代夫西南部的知名旅遊島嶼達盧環礁(Dhaalu Atoll)的西南方外海,距最近的有人居住島嶼僅約42公里,仍具備一定的危險性。
Space Coast Daily報道指,長五B離開軌道前不到一個小時,從中佛州的奧蘭多及坦帕掠過,至北布里瓦德縣(North Brevard County)結束,沒有為佛州構成威脅。
今次事件引來關注,原因是擔心殘骸會否墜落在人口密集地方,為地面人員及財產帶來威脅。此舉反映多國之間存在政治不信任及缺乏協調等問題,為太空領域前景帶來危險局面。
有分析指出,中國加緊發展太空領域,顯然是要與美方在有關方面競爭,而加快發射火箭及衛星步伐,加上拒絕與別國分享相關資訊,只會引領中美兩國陷入一場新太空競賽之中。
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學者海恩斯(Lincole Hines)認為,中國於太空領域的種種舉動,相信是想提高本土聲望及國家軟實力,而非擴展軍事力量。
報道指出,中方若要成為太空超級大國,並從聲望及經濟兩方面取得收穫的話,與別國加強溝通和協調,或許才能事半功倍;同樣地,這相信對全球其他發展太空事業的國家也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