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中國的間諜氣球闖入領空後,不但導致美中關係如箭在弦,也令持續數十年的外國人購地爭議進一步加劇,聯邦國會正為此醞釀立法,11個州份也先後禁止中國公民或企業,購買農業以及其他用途的土地。


美聯社報道,民主黨籍參議員泰斯特(Jon Tester)正起草法案,要求外國實體日後投資美國農業用地時,必須提前通過安全審查,他明言不希望中國人在美擁有農田,否則會影響食品安全和國家安全。
而在州府層面,至少已有11州的議會考慮立法,其中包括這次氣球曾經飛越的蒙大拿州與北達科他州。一家中國公司的在美子公司原計劃,在北達科州大福克斯(Grand Forks)軍事基地附近建造價值7億元的粟米碾磨廠,但空軍在市政府批出許可後反對,質疑項目「對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市議會已在6日一致投票放棄項目。
大福克斯市接近明尼蘇達州邊界,人口約5.9萬,地方與州府官員一年前曾表示,碾磨廠項目「非同尋常」,可為當地帶來龐大就業機會,同時促進農業發展,但居民則批評市議會無視國家安全,應該引咎辭職。
聯邦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由外國實體控制的農田佔比不到3%,當中與中國有聯繫的不到1%,實際相當於600平方哩。
近年來包括農業在內的土地交易引起關注,區內設有軍事設施的地方更是敏感,然而各州相關規定不一,大多數州份一定程度上允許,14個州設有限制。農業部數字顯示,在中國實體擁有最多農田的5個州份中,4個不限制外國所有權,分別是北卡、維珍尼亞、德州及猶他,唯一設限的是密蘇里。
部分論者質疑,外國買家有時動機不純,除了間諜活動外,也可能企圖控制美國的糧食供應。但也有陣營批評,上述想法過於極端,把關過嚴將影響移民置業。在各州立法的過程中,懷俄明州本周2項限制外國土地所有權的法案均無法通過表決,分析形容,當中涉及聯邦的外交主導權,也牽涉地方經濟發展,因此問題錯綜複雜。